[发明专利]氮化物系半导体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20933.1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安杖尚美;横川俊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33/32 | 分类号: | H01L33/32;H01L33/3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物 半导体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工序(a),用于准备衬底;
工序(b),在上述衬底上形成具有p型半导体区域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层叠结构,该p型半导体区域由AlxInyGazN(x+y+z=1,x≥0、y≥0、z≥0)半导体形成,并且表面是m面;
工序(c),在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的表面上形成包括Mg以及Zn的至少一个的金属层并进行加热处理;
工序(d),除去上述金属层;以及
工序(e),在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的表面上形成p型电极,
通过上述工序(c)的加热处理,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中的N浓度变成高于Ga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工序(c)的加热处理,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中的Ga空穴浓度变成高于N空穴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上述工序(c)的加热处理,几乎没有Mg或Zn从上述金属层扩散到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p型电极包括Ag或Ag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序(e)包括在400℃以上600℃以下的温度下加热上述金属层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工序(c)中,形成包括Mg层的上述金属层,
上述Mg层是通过脉冲式地照射电子束从而在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蒸镀Mg所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金属层是Mg层的情况下,上述工序(c)中的上述加热处理是在550℃以上80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的;
在上述金属层是Zn层或Mg以及Zn的合金层的情况下,上述工序(c)中的上述加热处理是在400℃以上700℃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的。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工序(c)中的上述加热处理是在惰性气体的气氛中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到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上述工序(b)之后除去上述衬底的工序。
10.一种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具有表面是m面的p型半导体区域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层叠结构和在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上设置的电极,
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由AlxInyGazN(x+y+z=1,x≥0、y≥0、z≥0)半导体形成,
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中的N浓度高于Ga浓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p型半导体区域中的Ga空穴浓度高于N空穴浓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氮化物系半导体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包括Ag或Ag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209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