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981.9 | 申请日: | 201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浦田新吾;铃木祐一;山本峰子;栉谷英树;佐佐木道人;赤木亮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5/225 | 分类号: | C03B5/225;C03C3/085;C03C3/087;C03C3/09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玻璃 减压 脱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提高成形而成的玻璃制品的品质,在对用熔化炉将原料熔化而成的熔融玻璃通过成形装置进行成形前,采用将熔融玻璃内产生的气泡加以除去的澄清工序。
关于该澄清工序,已知如下方法:预先在原料内添加澄清剂,使原料熔融而得的熔融玻璃在规定温度下贮留并维持一定时间,从而利用澄清剂使熔融玻璃内的气泡成长、上浮而将气泡除去。还已知如下的减压脱泡方法:将熔融玻璃导入减压气氛内,在该减压气氛下使连续流动的熔融玻璃流内的气泡长大,使熔融玻璃内所含的气泡上浮、破裂而将气泡除去,然后从减压气氛中排出。
为了高效地从熔融玻璃中将气泡除去,优选的是组合上述两种方法来实施,即,使用添加有澄清剂的熔融玻璃来实施减压脱泡方法。
作为玻璃的澄清剂,存在As2O3、Sb2O3、SnO2等氧化物类澄清剂,NaCl等碱金属的氯化物类澄清剂等,SO3等。其中,As2O3和Sb2O3、特别是As2O3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大,因此要求抑制其使用。
此外,SnO2如果释放氧的温度在1500℃以上那么高,则有时难以作为澄清剂有效利用。
另外,碱金属的氯化物如果添加足够用于澄清的量,则无碱玻璃中将会含有碱金属,因此是不能利用的澄清剂。
因此,使用SO3作为无碱玻璃的澄清剂。SO3也有使投入原料的初期熔化性提高的效果,因此作为澄清剂较好。
专利文献1、2中示出了实施减压脱泡时减压脱泡槽内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但即使是同一品种的玻璃、具体来说是相同的无碱玻璃,也存在组成不同或粘度特 性不同的情况,存在减压脱泡时澄清效果不同或得不到所要的澄清效果的情况。
熔化槽中,玻璃原料熔融而得到熔融玻璃时,必需根据玻璃的粘性来调整玻璃的熔化温度,从熔化槽供给到减压脱泡槽的熔融玻璃的温度也根据玻璃的粘度特性而不同。
其结果是,减压脱泡槽内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即使是对某种粘性的玻璃发挥出优异澄清效果的条件,但在组成不同或温度与粘性之间关系不同的玻璃的场合下,有时得不到所要的澄清效果。
专利文献3中记载,在所制造的玻璃为含有水分的钠钙玻璃的场合下,通过使减压脱泡槽内的压力低于从玻璃的β-OH值、玻璃的SO3含有比例和熔融玻璃的温度导出的泡成长起始压力,能够几乎不使用澄清剂、且制造后的玻璃中不残留泡地进行生产,但是对和钠钙玻璃的组成完全不同的无碱玻璃,即使使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方法,认为也不能发挥所要的澄清效果。具体来讲,认为无碱玻璃与钠钙玻璃相比,SO3的溶解度非常小,因此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小,不能适用专利文献3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08/029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08/093580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07/1110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粘度特性各异的多种无碱玻璃给予最佳减压脱泡条件的无碱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熔融玻璃在内部被保持在减压状态下的减压脱泡槽中流动来对熔融玻璃进行减压脱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熔融玻璃为无碱玻璃,
在通过减压脱泡槽时的熔融玻璃的粘度η(Pa·s)和该熔融玻璃的SO3浓度[SO3](ppm)满足下式(1)的条件下实施减压脱泡。
18.2+1003/η-1.05×[SO3]≧8 (1)
上述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熔融玻璃的SO3浓度[SO3](ppm)满足下式(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9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