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分离在空气流中带动的颗粒的空气抽吸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9781.3 | 申请日: | 201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U·贝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F04D29/58;F04D29/70;B01D45/14;F24C15/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董华林 |
地址: | 德国霍***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分离 气流 带动 颗粒 空气 抽吸 装置 方法 | ||
1.空气抽吸装置(2),包括吸入口(4)、邻接于该吸入口的用于空气流(L)的空气导流通道,该空气导流通道在第一区段中穿过能被驱动旋转的风扇叶轮(6)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并且该空气导流通道邻接于风扇叶轮(6)的流出口(5)地在第二区段中在使空气流(L)转向的情况下相对于风扇叶轮(6)而言沿着大致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构造为通入排出口(8)中,其中,第二区段具有侧面的壁部(10),该壁部与风扇叶轮(6)的各流出口(5)间隔开距离地对置地设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区段具有一设置在风扇叶轮(6)的旋转平面中的通流腔(12),该通流腔邻接于风扇叶轮(6)的各流出口(5),该通流腔沿径向方向通过侧面的壁部(10)界定并且在该通流腔中没有设置空气引导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腔(12)直接邻接于各流出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壁部(10)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14),在壁部(10)上沿着该壁部滑动的和/或流动的物质能通过所述开口到达壁部(10)的背面(16)上。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开口(14)下游设置有突起(18),在壁部(10)上沿着该壁部滑动的和/或流动的物质通过该突起能被收集并且这些物质穿过所述开口(14)能改道到在壁部(10)的背面(16)上的腔室中。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18)设置在所述开口(14)的沿空气流穿过通流腔(12)的流动方向位于下游的一侧并且逆着空气流指向。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壁部(10)的背面(16)上设置有收集容器(20),用于聚集通过开口(14)从第二区段中分离出的滑动的和/或流动的物质。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侧面的壁部(10)能完全或至少部分地用冷却装置冷却和/或用加热装置加热。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中在通流腔(12)下游设置有整流器流动面(22)。
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腔(12)构造为环形地绕风扇叶轮(6)环绕。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轮(6)和/或侧面的壁部(10)通过无工具地可拆卸的连接装置与空气抽吸装置(2)连接。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壁部(10)沿轴向方向延伸直到在风扇叶轮(6)后面的区域中,并且在该区域中在侧面的壁部(10)中存在有至少一个开口(14)。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4)构造为环绕的缝隙。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的壁部(10)的形状匹配于空气流(L)穿过通流腔(12)的流动走向并且沿着空气流(L)的流动方向扩张。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吸装置(2)作为管式风扇模块能装入到现有的通风装置中。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空气抽吸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叶片(7)具有这样的构型,空气流L通过该构型在其从风扇叶轮(6)排出时沿径向方向从各流出口(5)排出并且穿过通流腔(12)指向侧面的壁部(10)。
16.用于分离在空气流(L)中带动的颗粒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空气流(L)通过风扇叶轮(6)沿径向方向被输送和加速,从风扇叶轮(6)中由各流出口(5)排出和然后被转向到轴向方向上,其特征在于,在一通流腔(12)中实现转向到轴向方向上,该通流腔直接邻接于各流出口(5),该通流腔沿径向方向通过侧面的壁部(10)界定并且在该通流腔中没有设置空气引导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林有限公司,未经贝尔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7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和带轮之间的联接装置和适合安装到机动车中的发动机组
- 下一篇:起动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