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19771.X | 申请日: | 201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藤原胜巳;桂田弘之;新勇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G02B23/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金光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 ||
1.一种探头,具备:
光学系统,用于对生物体组织的观察对象部位照射照射光,并接收从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放射光;以及
摄像装置,对观察对象部位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其中,
针对所述光学系统,在该探头的前端侧配置了所述摄像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具备:所述照射光的照射用光纤、所述放射光的受光用光纤、以及具有反射面的光学元件,
所述光学元件配置成比所述照射用光纤以及所述受光用光纤靠该探头的前端侧,
通过将所述反射面插入到光路中,从而接收沿着相对于该探头的纵向垂直的方向或者倾斜的方向而入射到该探头的所述放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包括与该探头的前端方向垂直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包括该探头的前端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包括该探头的外表面上的所述照射光以及所述放射光的通过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接收由于所述照射光而产生的荧光、散射光或者拉曼散射光。
7.一种探头,具备:
光学系统,用于对生物体组织的观察对象部位照射照射光,并接收从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放射光;以及
摄像装置,对观察对象部位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其中,
以在该探头的纵向上延伸的轴为旋转轴,使所接收的所述放射光向该探头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方向保持绕所述旋转轴的相对角度而进行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决定所述放射光向该探头入射的入射方向的光学元件以及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单元中,
所述探头具有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用于使所述单元绕所述旋转轴进行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接收沿着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或者倾斜的方向而入射到该探头的所述放射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接收从同时地处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或者由于所述旋转而具有时间差地进入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所述放射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入射方向成为比起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的垂直方向而向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侧进行了倾斜的方向,从而接收从同时地处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或者由于所述旋转而具有时间差地进入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所述放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接收从同时地处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外、并由于所述旋转而具有时间差地进入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所述放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所述入射方向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绕所述旋转轴具有相对角,从而接收从同时地处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外、并由于所述旋转而具有时间差地进入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内的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所述放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7~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包括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包括该探头的前端方向。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者15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包括该探头的外表面上的所述照射光以及所述放射光的通过部。
17.根据权利要求7~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接收由于所述照射光而产生的荧光、散射光或者拉曼散射光。
18.一种探头,具备:
光学系统,用于对生物体组织的观察对象部位照射照射光,并接收从观察对象部位放射的放射光;以及
摄像装置,对观察对象部位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其中,
针对所述光学系统,在该探头的前端侧配置了所述摄像装置,
以在该探头的纵向上延伸的轴为旋转轴,使所接收的所述放射光向该探头入射的入射方向与所述摄像装置的视场方向保持绕所述旋转轴的相对角度而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97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树脂固化剂、环氧树脂组合物和层压用粘接剂
- 下一篇: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