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共混物和由其制造的薄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18627.4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4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吕清泰;C·R·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尼威蒂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夏正东 |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共混物 制造 薄膜 | ||
背景技术
拉伸膜广泛用于各种打包和包装应用中,例如打包物品以供运输和储存。具有粘着性能(cling property)的拉伸膜或拉伸粘着薄膜(stretch cling film)是尤其有用的,因为高粘着性能有助于防止从打包的物品中拆开薄膜。然而,当拉伸薄膜时,局部变形可导致伸长率大的波动,从而在拉伸方向的横向上产生较弱和更加伸长的膜的带子,一种称为“老虎条纹”的缺陷。另外,老虎条纹通常伴随着粘着性能的下降,这是非所需的。
为了赋予特定的薄膜粘着性能或者改进粘着性能,使用了许多技术,其中包括添加增粘添加剂或“增粘剂”。这种增粘剂包括聚丁烯类,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类(PIB),聚萜烯类,无定形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微晶蜡,碱金属磺基琥珀酸盐,以及脂肪酸的单-和二-甘油酯,然而,目前的拉伸膜一旦拉伸,仍然显示出老虎条纹和非所需的粘着性能的损失。
因此,仍需要在拉伸之后具有改进的粘着性能和在拉伸薄膜的过程中具有减少或者没有形成老虎条纹的改进的拉伸粘着薄膜。
发明概述
提供聚合物共混物和由其制造的薄膜。聚合物共混物可包括密度小于约0.940g/cm3,熔融指数(I2)大于0.75g/10min,和熔融指数比(I21/I2)小于30的第一聚乙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聚乙烯的密度范围为约0.915g/cm g/cm3-约0.940g/cm3,熔融指数(I2)为约0.75g/10min-约20,和熔融指数比(I21/I2)为约20-约30。该聚合物共混物也可包括密度小于约0.940g/cm3,熔融指数(I2)小于1g/10min,熔融指数比(I21/I2)大于30,和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4.5的第二聚乙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聚乙烯的密度可以是约0.915g/cm3-约0.940g/cm3,熔融指数(I2)为约0.01g/10min-约0.9g/10min,熔融指数比(I21/I2)为约30-约100,和分子量分布(Mw/Mn)为约3-约4.5。
此处还公开了制造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在足以生产聚乙烯共混物的条件下,共混第一聚乙烯与第二聚乙烯。
详细说明
现已发现,由含此处讨论和描述的两种或更多种聚乙烯的聚合物共混物制造的拉伸膜可具有改进的性能,其中包括在宽范围的拉伸比下的适用性,且没有遭受导致老虎条纹的局部变形。事实上,现已令人惊奇地且预料不到地发现,可通过共混第一聚乙烯与熔融指数(I2)小于1g/10min,熔融指数比(I21/I2)大于30,和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4.5的另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在由密度小于约0.940g/cm3,熔融指数(I2)约0.75g/10min-约20g/10min,和熔融指数比(I21/I2)小于30的第一聚乙烯制造的拉伸膜内消除老虎条纹的出现。此外,还令人惊奇地且预料不到地发现,由具有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的聚合物共混物制造的薄膜在拉伸之前,在拉伸之后,或者这两种情况下,可具有改进的粘着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尼威蒂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尤尼威蒂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6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拨杆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电力管理系统、电力管理方法及区间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