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8313.4 | 申请日: | 201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司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J49/42 | 分类号: | H01J4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极型 质量 分析 装置 | ||
1.一种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具备四极滤质器,该四极滤质器根据质量电荷比使源自试样的离子选择性地通过,并且在四根主杆电极的前级配置了四根前杆电极,该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a)四极驱动单元,其包括:直流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高频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具有不同振幅的高频电压;以及电压加法运算部,其将该直流电压和高频电压相加后施加于上述主杆电极,其中,当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四极驱动单元将高频电压的振幅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短,并且,将该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具有分析对象的最大质量电荷比的离子通过上述主杆电极所需的时间短;以及
b)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在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生成与上述直流电压的变化的过渡状态相对应的电压并施加于上述前杆电极,以阻止由于该高频电压与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的差异而在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上述主电极部的、具有低质量电荷比的离子。
2.一种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具备四极滤质器,该四极滤质器根据质量电荷比使源自试样的离子选择性地通过,并且在四根主杆电极的后级配置了四根后杆电极,该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a)四极驱动单元,其包括:直流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高频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具有不同振幅的高频电压;以及电压加法运算部,其将该直流电压和高频电压相加后施加于上述主杆电极,其中,当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四极驱动单元将高频电压的振幅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短,并且,将该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具有分析对象的最大质量电荷比的离子通过上述主杆电极所需的时间短;以及
b)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在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生成与上述直流电压的变化的过渡状态相对应的电压并施加于上述后杆电极,以阻止由于该高频电压与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的差异而在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上述主电极部的、具有低质量电荷比的离子。
3.一种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具备四极滤质器,该四极滤质器根据质量电荷比使源自试样的离子选择性地通过,在四根主杆电极的前级配置了四根前杆电极并且在该四根主杆电极的后级配置了四根后杆电极,该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a)四极驱动单元,其包括:直流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不同电压值的直流电压;高频电压源,其根据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产生具有不同振幅的高频电压;以及电压加法运算部,其将该直流电压和高频电压相加后施加于上述主杆电极,其中,当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四极驱动单元将高频电压的振幅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短,并且,将该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设定为比具有分析对象的最大质量电荷比的离子通过上述主杆电极所需的时间短;以及
b)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在为了切换测量对象的质量电荷比而同时变更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时,该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生成与上述直流电压的变化的过渡状态相对应的电压并分别施加于上述前杆电极和上述后杆电极,以阻止由于该高频电压与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的差异而在高频电压和直流电压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上述主电极部的、具有低质量电荷比的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渡时电压施加单元是微分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极型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微分电路的时间常数被设定为比由上述直流电压源产生的直流电压的响应时间的三分之一大的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83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