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7203.6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钵村瞬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射器泵、输液泵等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进行对患者的营养补充或输血、化学治疗剂·麻醉剂等药液的注入时,利用注射器泵或输液泵等输液装置。
其中,注射器泵是如下的装置:将填充有药液等内容物的注射器安装在支承台上,在将注射器按压部连接到滑块组装体之后按下送液动作开始按钮,借助滑块组装体使注射器按压部进行按压,由此能够高精度地送出注射器内的内容物。通过该注射器泵,能够在较长时间范围内高精度地进行流量控制。
通常,在这样的注射器泵中具备如下功能:在成为填充于注射器内的内容物的送出(送液)不能正常地继续的状态的情况下,检测该状态,并经由动作指示器向周围报告。
具体而言,采用以下结构:在判断为在送液流路上产生规定值以上的阻力、闭塞异常的情况下,或注射器内的内容物的剩余量很少的情况下,或者基于滑块组装体的按压动作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等,使动作指示器以红色亮灯或闪烁(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由于具备这样的结构,因此即使在送液动作中注射器泵产生上述不良情况,护士等也能够立刻了解并紧急应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9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设置于注射器泵上的以往的动作指示器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从任意方向观察确认,动作指示器具有凸状的形状,在壳体上占有一定的区域。此外,也存在根据观察方向而动作指示器进入死角的情况。
因此,动作指示器的观察确认性较差、壳体上的其他设备(液晶显示部或其他的灯类、操作输入部等)不得不受到尺寸上的限制,此外也成为成本上升的一个原因。因此,希望形成以下结构:在注射器泵的壳体上动作指示器和壳体上的其他设备共用,由该设备来代替所述动作指示器的功能。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由壳体上的其他设备来代替配置在输液装置的壳体上、并报告输液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动作指示器的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输液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即:
以规定的注液速度(mL/h)送出药液的输液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该显示部包括:第一区域,其用文字信息显示关于送出所述药液的动作的动作状态;及第二区域,其位于该第一区域的外周部、并用颜色信息显示关于送出所述药液的动作的动作状态,
光学构件,该光学构件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二区域上,并使从该第二区域射出的光向所述显示部的外侧方向扩散的扩散构件,以及
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以在配置有所述扩散构件的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始终或每隔一定时间地显示基于所述动作状态的颜色的方式控制所述显示部的显示。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用于由壳体上的其他设备来代替配置在输液装置的壳体上、并报告输液装置的动作状态的动作指示器的结构。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优点从参照附图的以下说明可知。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对同一或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附图标记。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内,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用于与其叙述一起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输液装置的外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输液装置的操作面板的一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输液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用于由液晶显示部来代替动作指示器的机构的图。
图5A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5B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控制处理的流程的图。
图6A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6B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6C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6D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用于由液晶显示部来代替动作指示器的机构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由液晶显示部来代替动作指示器的机构的图。
图9A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9B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9C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图9D是表示送液动作时的液晶显示部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7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