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吸收构造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15998.7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一郎;铃木未央;村上浩子;藤冈义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 | 分类号: | A61F13/49;A61F5/451;A61F13/15;A61F13/5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尿吸收构造体,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地吸引卧床的病人等排泄的尿的适宜的尿吸收构造体。
背景技术
用于自动地吸引卧床的病人等排泄的尿的尿吸收构造体是以往公知的。另外,还公知在所述构造体中,利用吸水性材料吸收尿,接着,在真空压力作用下吸引该尿并导入到集尿用箱。
例如,日本特开2004-267517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尿接收器与真空泵连结,接收器包含被透液性表面片覆盖的收尿材料。收尿材料与真空压力作用的导尿管相连,被收尿材料吸收的尿经由导尿管被导入集尿用箱。收尿材料的上层使用亲水性纤维等或吸水性海绵类材料,下层使用亲水泡沫体、空隙构造。为防止被收尿材料吸收的尿从下层向上层逆流,在该尿接收器中,提高下层的收尿材料的吸水性。
另外,美国专利4,747,166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的失禁患者用流体吸引系统(Fluid Aspiration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inary Incontinence)具有由吸尿材料形成的吸尿垫和与真空源相连的管。被吸尿垫吸收的尿在真空压力的作用下经由管流向集尿容器。在该系统中,作为吸尿材料使用粉碎纸浆、薄纸的层叠体、具有开孔的纤维素类的芯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7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4,747,166号公报
在如下尿吸收构造体中,即,尿被包含粉碎纸浆等吸水性纤维的吸尿垫吸收,接着,通过真空压力的作用吸引尿并将其导入箱的尿吸收构造体中,吸引尿之后,尿还会残留在衬垫中。对于该衬垫,当作用有构造体的使用者的体压时,尿从衬垫向使用者的皮肤逆流并浸湿皮肤,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因作用于衬垫的体压使被衬垫吸收的尿逆流的尿吸收构造体。
为解决所述课题,在本发明的尿吸收构造体中,具有相互正交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吸尿垫包含吸水性材料的集合体,在所述吸尿垫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中的所述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集尿杯,所述集尿杯能够与真空吸引源连接地形成。
本发明的特征是,所述集合体至少包含粉碎纸浆和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合体的所述内表面的一侧被透液性内表面片覆盖,所述外表面的一侧被不透液性外表面片覆盖,在所述外表面片上形成有与所述集合体连通的开口,所述集尿杯沿所述开口的周缘安装于所述外表面片。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集合体上形成有与所述开口连通并向所述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被所述内表面片覆盖。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集合体具有层构造,包含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一侧的内层和位于所述外表面的一侧的外层,形成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相连,由此形成所述通孔。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在从所述内表面朝向所述外表面的方向上逐渐变小。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关于所述通孔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尺寸,所述内层的尺寸比所述外层的尺寸大。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吸水性聚合物粒子仅包含于所述内层。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尿吸收构造体所含有的吸尿垫中,作为吸水性材料至少包含粉碎纸浆和粒子状以及纤维状中的任意一种的高吸水性聚合物。即使体压作用于吸尿垫,被保水力比粉碎纸浆高的该高吸水性聚合物吸收的尿也不会容易地从高吸水性聚合物分离,所以,能够减轻尿吸收构造体的穿用者因尿的逆流而感受到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尿吸收构造体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
图3是图1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与图2同样的图。
图5是图4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与图3同样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与图6同样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尿吸收构造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5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