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灯及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4683.0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恵一;堀正男;佐藤光治;原田裕己;平冈敏行;杉山谦二;稗田正直;杉下直树;渡邉智;鎌田征彦;内野胜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张洋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例如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光源的管状灯、及使用该管状灯的照明器具,能够代替管状的荧光灯来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输出、且发光效率高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正在普及,且正在开发如下的照明器具,该照明器具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均是以LED为光源。使用了LED的照明器具与荧光灯等现有的照明器具相比较,使用寿命更长,且电力消耗量更少。因此,运转成本(running cost)低,且基于使用寿命的器具的更换次数或维护(maintenance)次数少。
例如,如下的直管形的管状灯正在普及,该直管形的管状灯能够替换现有的直管形的荧光灯来使用,且以呈列状地排列的LED作为光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51402号公报
然而,现行的使用LED的管状灯为如下的构造,即,将设置于两端的灯头插入且安装于器具本体侧的灯座(socket)并供电,因此,配合器具本体侧的点灯方式,灯侧需要具有复杂的电路构成。因此,导致灯成为昂贵。
另外,对于既有的器具本体的灯座而言,其对于灯头的保持力有可能会因时效劣化(aged deterioration)而减弱,存在管状灯脱落的危险性,电性连接也容易变得不稳定。
因此,希望开发出如下的管状灯及使用该管状灯的照明器具,所述管状灯与现有的直管形荧光灯之间的兼容性高,可廉价地制造灯本身,且不用担心管状灯从器具本体脱落。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管状灯包括:具有透光性的细长的筒状的灯本体;多个发光元件,配置在所述灯本体内;两个安装部,用以将所述灯本体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安装于器具本体的灯座;以及供电部,与所述两个安装部分开地设置于所述灯本体,且用以对所述发光元件供电。
[发明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可提供如下的管状灯及使用该管状灯的照明器具,所述管状灯与现有的直管形荧光灯之间的兼容性高,可廉价地制造灯本身,且不用担心从器具本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着管轴,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2是以管轴正交的面,将图1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将供电部的连接器固定设置于图2的管状灯的灯本体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管轴,将第二实施方式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5是将图1或图4的管状灯安装于器具本体的照明器具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管状灯的灯头从图5的器具本体的一个灯座脱落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7是图5的照明器具的电路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横向地对图8的照明器具进行观察所见的侧面图。
图10是图8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用以对图10的照明器具的供电部的连接状态进行说明的立体图。
图12是部分地将装入至图10的照明器具的反射板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所示的平面图。
图13是部分地将图10的管状灯的供电侧的端部予以放大所示的立体图。
图14是沿着图10的管状灯的管轴,将该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F15-F15线的剖面图。
图16是图8的照明器具的电路图。
图17是部分地将第四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予以放大所示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外观立体图。
图19是横向地对图18的照明器具进行观察所见的侧面图。
图20是部分地将图18的照明器具的管状灯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所示的立体图。
图21是沿着管轴,将图20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22是表示将图21的管状灯的供电线收容于收容部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23是沿着图22的F23-F23线的剖面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管状灯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25是图18的照明器具的电路图。
图26是沿着管轴,将第六实施方式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图27是沿着管轴,将第七实施方式的管状灯予以切断所得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4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接线端子
- 下一篇:一种Socket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