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底盘框和车体的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4146.6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H-A·富克斯;J·福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马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B62D24/00;B62D65/02;B62D29/00;B62D27/02;B62D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斐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底盘 车体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底盘框和车体的机动车,底盘框和车体通过粘接和螺接相互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 3429839A1已知一种这样的机动车,并且它在其底盘框上具有一个向上开放的槽,该槽在底盘框与车体连接之前被填充粘合材料,在底盘框与车体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中,车体下侧端部部段上的竖直连接凸缘从上方嵌接进入底盘框的粘合材料槽内。分别位于底盘框或者车体的角部的螺纹连接机构将两个组件相互固定在一起,这样省略了粘合材料固化期间所需的专用夹紧装置。在源自DE 3702619A1的已知机动车发展设计中,底盘框在其前部区域内被缩短并且通过一个单独的前部车厢体(Vorderwagen)加以补充完整,该前部车厢体具有一个前框架以及一个底框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底盘框和车体的构造设计加以改良的机动车,其中,底盘框与车体以有利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机动车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核心构思是将粘接限制在前螺接点与后螺接点之间的区域上或者部分区域上。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在前桥的区域内以及另一方面在后桥的区域内的底盘框与车体之间的螺纹连接位置被称为前螺接点或者后螺接点。通过本发明在两个车桥的区域内的螺接实现了位于机动车的端部部段附近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非常有助于实现由底盘框与车体组成的机动车承载结构的刚性。另一方面,通过机动车的中心区域内的大面积的粘接实现了具有高刚性和高强度的底盘框与车体的复合结构,其优点特别是在机动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体现于作用力导入传递,这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碰撞能量可以极为有效地被耗散分解,即使是在侧面碰撞时也是如此。
通过本发明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机动车用的承载结构,在该承载结构的情况下,在包括底盘框与车体的机动车的制造过程中,首先形成两个单独的组件,这些组件允许简单的和低成本的装配,例如在空间上分开的加工用设备和装配用设备中。在这种情况下十分重要的是:不管是底盘框还是车体各自本身并不具有用于机动车行车运行的和用于在机动车碰撞情况下导入传递碰撞力的充分的刚性和/或强度,而是如此地相互匹配底盘框与车体的固定区域和如此地选择固定方式,使得由底盘框与车体组成的承载结构整体上满足所需的刚性要求和强度要求。因此,通过底盘框与车体的组合获得的本发明的机动车的承载结构原则上是涉及一种“自承式车身”,而不是底盘框与车体的功能分离的车身。
优选在前桥和/或后桥区域的上方进行螺接,特别优选在底盘框那个区域内(和在车体的对应的区域内),底盘框上的车轮悬挂装置支承在该区域上。在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方式中,在弹簧减震器单元、即在下文中被称为减震支柱(弹性支柱)的上部安装座上或者说在减震器或弹簧单元的上部安装座上进行螺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发展设计中,螺接点被设计成面状的区域,从而通过该螺纹连接可以传递高强的作用力。在优选四个螺接点(分别在前桥和后桥的右边和左边)的每个点上的螺接必要时分别通过多个螺栓实施。
在本发明的优选的设计中,为了建立粘合连接,设置有具有纵长的和相互平行延伸的粘合面的区域,通过这些区域产生粘合连接的大的承载能力。通过由所实施的螺接确定的、底盘框和车体的对应的粘合面的间距,达到了粘合缝隙的一定尺度。通过将粘合面构成为平行的,这些粘合面对部件误差和/或装配误差不再敏感。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通过螺接点区域内的措施来改变粘合面的间距,例如,通过在底盘框与车体的螺接面之间置入中间衬垫或者通过去除螺接面上的材料。
粘合缝隙具有的高度优选为至少三毫米。由此,在使用中等抗剪刚度的粘合材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粘合连接中粘合材料带(Klebstoffraupe)的比较大的厚度对底盘框和车体的不同热膨胀进行补偿。
粘合材料优选为单组分胶粘剂,该单组分胶粘剂具有在粘合材料涂覆后足够长的“开放的窗口”并且在底盘框与车体组合拼装后固化比较快。可以通过混合一种“Booster”(加强剂)来加速固化。此外通过该“Booster”实现了粘合材料带的整个横截面上均匀的以及与环境湿度无关的固化。通过在两个粘合对象接合之前实施的螺接可以与粘合材料的最终固化无关地使机动车在生产流程中继续移动和被继续装配,这样,螺接除了其有助于机动车的承载结构的刚性和强度以外,由于不需要用于粘合材料固化的等待时间,还缩短了装配中的循环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马股份公司,未经宝马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4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挂在墙壁上的LED灯管
- 下一篇:一种带音乐的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