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异构网络的控制信道干扰管理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3452.8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房慕娴;许允亨;许华;杰克·安东尼·史密斯;安德鲁·马克·厄恩肖;罗伯特·诺瓦克;蔡志军;西恩·马克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0 | 分类号: | H04W4/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加拿大安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网络 控制 信道 干扰 管理 | ||
1.一种用于管理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包括:
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以比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第二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低的标称发射功率来发送第一控制信道;以及
接入节点以相同的标称发射功率在第一和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数据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和第二分量载波上的数据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与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第二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低功率节点在一定数目的OFDM符号中发送控制信道,所述一定数目少于或等于接入节点用来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低功率节点向接入节点和网络实体中的一个报告干扰测量和平均负荷,接入节点和网络实体中的所述的一个基于所述报告来选择用于控制信道的适合数目的OFDM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向第一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第一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外的UE,当UE位于第二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内时,接入节点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向UE发送第二控制信道。
7.一种接入节点,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以使得: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以比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第二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低的标称发射功率来发送第一控制信道,并以相同的标称发射功率在第一和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数据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第一和第二分量载波上的数据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与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第二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低功率节点在一定数目的OFDM符号中发送控制信道,所述一定数目少于或等于接入节点用来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低功率节点向接入节点和网络实体中的一个报告干扰测量和平均负荷,接入节点和网络实体中的所述的一个基于所述报告来选择用于控制信道的适合数目的OFDM符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向第一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控制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入节点,其中,针对第一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外的UE,当UE位于第二分量载波的控制信道覆盖范围内时,接入节点在第二分量载波上向UE发送第二控制信道。
13.一种用于管理控制信道干扰的方法,包括:
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以比第二分量载波上的第二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低的标称发射功率来发送第一控制信道;
接入节点以相同的标称发射功率在第一和第二分量载波上发送数据信道;以及
接入节点以标称功率在第一分量载波上发送公共参考信号(CRS),所述标称功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高于第一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以及
与第一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入节点以从CRS发射功率偏移的功率电平来向第一UE发送数据信道,其中,所述偏移是针对第一UE配置的;以及
接入节点以独立于CRS发射功率的功率电平向第二UE发送数据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入节点以高于第一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的标称功率发送CRS时,接入节点针对UE配置至少一个缩放的接收参考信号电平阈值,并向第一分量载波上的测量结果应用所述缩放的接收参考信号电平阈值,其中,缩放的水平与控制信道上相对于CRS的发射功率的功率降低相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接入节点以高于第一控制信道的标称发射功率的标称功率发送CRS时,接入节点在第一分量载波上从UE接收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报告,并将所述报告与基于降低的控制信道功率而定的阈值相比较,以及接入节点使用所述比较来决定是否将UE切换到第二分量载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捷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4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