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粘固剂注入用穿刺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13097.4 | 申请日: | 2011-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1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泷泽谦治;早川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学校法人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泰尔茂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C5/04;A61F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粘固剂 注入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骨粘固剂注入骨的内部的穿刺针。
背景技术
经皮椎体形成术是为了除去因椎体压迫骨折而导致的疼痛,将骨粘固剂注入到椎体的损伤部位以对椎体进行加固的治疗方法。经皮椎体形成术是1987年在法国首先进行的比较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日本,也在很多的机构中实行。
经皮椎体形成术基本上采用椎弓根介入(trans pedicular approach),即,从位于椎体的背侧左右的椎弓根穿刺中空构造的穿刺针,并经由穿刺针内的注入通路将骨粘固剂注入到椎体内。作为用于注入骨粘固剂的穿刺针,一般采用骨活检针(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3-24339号公报)。在椎弓根介入中,有从左右两侧穿刺的两针法,和只从单侧穿刺的一针法。与两针法相比较,一针法具有能够实现减少经费,减轻并发症,减少被暴露量,缩短手术实行时间这些优点,因此被认为是更优选的穿刺方法。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穿刺法中,存在若通过一针法注入骨粘固剂则骨粘固剂有可能漏出到骨外的问题。
即,如果采用以往的穿刺针并通过一针法注入骨粘固剂的话,则随着骨粘固剂的注入,骨内的内压升高,因此,可能导致骨粘固剂漏出到骨外(例如脊椎管腔内,静脉内)。因此,相比于患者和手术者双方都优选的一针法的优点,两针法更重视避免内压上升的问题,因此推崇采用可利用一根针对骨内的内压进行减压的两针法来进行手术。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是提供即使采用一针法也能够在不使骨内的内压升高的情况下将骨粘固剂注入到骨内的骨粘固剂注入用穿刺针。
本发明的骨粘固剂注入用穿刺针的特征是,具有:中空构造的外针,其基端侧孔部被设置在基端部附近的侧面;外针毂部,其被固定在所述外针的基端部,并具有与所述外针的基端开口连通的第一端口;内针,其前端设置有针尖,并且能够穿插在所述外针及所述第一端口;内针毂部,其被固定在所述内针的基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针毂部拆装;内管,能够穿插在所述外针及所述第一端口;内管毂部,其被固定在所述内管的基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外针拆装,具有与所述内管的基端开口连通的第二端口,在所述内管被穿插在所述外针中且所述外针被穿刺入骨中的状态下,连通所述骨内和所述基端侧孔部的流路形成在所述外针和所述内管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内针插入外针的状态下,将外针及内针的前端部穿刺入目标的骨中之后,从外针拔去内针,然后将内管插入外针时,由外针和内管构成双层管构造。而且,在外针上设置有基端侧孔部,在内管被穿插在外针中且外针被穿刺入骨中的状态下,连通骨内和基端侧孔部的流路形成在外针和内管之间。由此,将骨粘固剂注入骨内时,骨内的气体或液体(例如渗出液或血液等)在外针和内管之间的流路流动,能够从基端侧孔部流出到体外,从而能够防止因骨粘固剂的注入导致骨内的内压上升,其结果,能够防止骨粘固剂漏出到骨外。此处,还可以考虑外针采用由内管和外管构成的双层管构造,内针被穿插在内管的中空部中的结构,但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因存在内管,相应地难以使内针的直径增大。而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将内针插入脱出内管的外针中的结构,因没有内管,所以相应地容易使内针的直径增大,能够容易地获得穿刺及拔去所需的强度。
所述外针的前端部附近的侧面具有前端侧孔部,在所述内管被穿插在所述外针中的状态下,连通所述前端侧孔部和所述基端侧孔部的减压通路形成在所述外针和所述内管之间即可。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连通骨内和基端侧孔部的构造。即,根据该结构,经由设置在外针上的前端侧孔部,使外针和内管之间的减压通路与骨内连通,从而在外针被穿刺入骨中且内管被插入外针中的状态下,骨粘固剂被注入骨内时,骨内的气体或液体从前端侧孔部流入外针和内管之间的减压通路,在减压通路中流动并从基端侧孔部流出。
在将所述内针毂部安装在所述外针毂部的状态下,所述内管的最前端部位于与所述外针的最前端部相同的位置或从所述外针突出即可。
根据上述结构,从内管的前端排出的骨粘固剂不会附着在外针内,因此将内管拔去之后,能够可靠地进行内针向外针的再插入。另外,由于骨粘固剂不会附着在外针内,所以即使将内针再插入外针,骨粘固剂也不会被压入骨内。即,能够防止必要量以上的骨粘固剂被注入骨内,从而能够以正确的注入量将骨粘固剂注入骨内。
在所述内管被穿插在所述外针中的状态下,在所述外针的最前端部开口的减压通路形成在所述外针和所述内管之间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学校法人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学校法人圣玛丽安娜医科大学;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3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印刷柔版轮转印刷机切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从载体芯轴上分离管坯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