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压制品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2377.3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T.埃德尔;R.米尔纳;J-F.普劳尔;N.赖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13/00 | 分类号: | C21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梁冰;杨国治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奥地利;A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压制 方法 装置 | ||
1.用于制造压制品的方法,所述压制品包含来自用于使微粒状的铁矿石直接还原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irect reduced iron,DRI),其中将在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中在直接还原时制造的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压缩成压制品,其特征在于,向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中混入至少包含微粒状的氧化铁并且可能包含微粒状的铁和碳的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并且随后将在此得到的混合物压缩为压制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源自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废气的干式除尘。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通过以下方式来获取,即在设备停机之前从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涡流层反应器(3a、3b、3c、3d)中取出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材料。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源自最好分配给复合式设备中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粉矿干燥设备(2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源自优选分配给复合式设备中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材料输送装置(23)的除尘装置。
6.按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的在混合物中的量份额拥有0.25重量百分比的下限、优选0.5重量百分比的下限,并且所述量份额最高为10重量百分比、优选最高为5重量百分比。
7.用于实施按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括至少一个涡流层反应器(3a、3b、3c、3d)的用于使微粒状的铁矿石(2)直接还原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用于接纳在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中制造的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的收集容器(5)、用于将在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中制造的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传送到所述收集容器(5)中的传送管道(4)、用于对微粒状的材料进行压缩的压缩设备(7)、用于将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从所述收集容器(5)输送到所述压缩设备(7)中的输送管道(6),其特征在于,一条或者多条用于输送至少包含微粒状的氧化铁并且可能包含微粒状的铁及碳的干燥的微粒状的材料的灰尘输送管道(17、19、21)汇入到用于收集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铁(DRI)的所述收集容器(5)中并且/或者汇入到所述输送管道(6)中。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排出废气的废气管道(15)源出于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至少一个涡流层反应器(3a、3b、3c、3d),其中在所述废气管道(15)中存在着在所述废气管道(15)中导送的气流的干式除尘装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条或者多条灰尘输送管道(17)中的至少一条灰尘输送管道源出于所述干式除尘装置(16)。
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中相应一条用于优选在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停机之前排放在相应的涡流层反应器(3a、3b、3c、3d)中存在的直接还原的微粒状的材料的排出管道(18a、18b、18c、18d)分别源出于所述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涡流层反应器(3a、3b、3c、3d),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条或者多条灰尘输送管道(17、19、21)中的至少一条灰尘输送管道源出于所述排出管道(18a、18b、18c、18d)中的至少一条排出管道。
10.按权利要求7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着汇入到所述收集容器(5)和/或输送管道(6)中的灰尘输送管道(21),该灰尘输送管道来自优选分配给复合式设备中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的粉矿干燥设备(20)。
11.按权利要求7到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着汇入到所述收集容器(5)和/或输送管道(6)中的灰尘输送管道(24),该灰尘输送管道来自材料输送装置(23)的除尘装置(22),所述材料输送装置本身优选分配给复合式设备中的涡流层还原设备(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门子VAI金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23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