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岩设备、钻岩方法以及钻岩设备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1064.6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2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尤西·普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44/00;E21D20/00;G05G9/047;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蔡石蒙;车文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方法 以及 控制系统 | ||
1.一种钻岩设备,所述钻岩设备包括:
可移动载架(4);
至少一个钻臂(5);
钻孔单元(6),所述钻孔单元(6)被布置在所述钻臂(5)上,并且所述钻孔单元(6)包括进给梁(9)和钻岩机(7);
多个接头(17)以及多个致动器(19),所述多个接头(17)在所述钻孔单元(6)与所述载架(4)之间,所述多个致动器(19)用于影响所述钻孔单元(6)的位置;
传感器(18),所述传感器(18)与所述接头(17)连接以用于确定所述钻孔单元(6)的位置;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定位所述钻孔单元(6);
并且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控制件(15),以用于通过手动地移动所述控制件(15)而给予所述钻孔单元(6)的位置以及方向的目标,而不直接控制影响所述钻孔单元的位置的所述致动器;
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6)被布置成确定所述接头(17)的值,以实现给予的目标位置;
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单元(16)还布置成通过运行所述致动器(19)而将所述接头(17)设定在所述确定的值下,由此所述钻孔单元(6)被布置成朝向所述给予的目标位置移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16)包括至少一个钻孔模式,在所述钻孔模式中,所述控制件(15)的每个单独的运动方向被布置成提供所述钻孔单元(6)相对于仅一个坐标或方向角的物理定位移动,而其余坐标和方向保持不变;以及
在所述钻孔模式中,所述控制件(15)的影响方向被选择成与所述钻孔单元(6)的直观的运动方向对应,由此在一个运动方向上移动所述控制件(15)提供所述钻孔单元(6)在与所述控制件(15)的移动相对应的方向上的真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16)的用户界面(31)包括至少一个显示装置(25),所述至少一个显示装置(25)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图像(32);
所述控制单元(16)被布置成在所述显示图像(32)中通过图形符号(34)显示所述钻孔单元(6)的位置,以及进一步地,显示钻孔的位置和方向;且
在所述钻孔模式中,所述控制件(15)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显示图像(32)中所呈现的方向关连,由此在所述显示图像(32)中所呈现的一个方向上移动所述控制件(15)被布置成导致所述钻孔单元(6)在相对应的方向上的物理定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16)被布置成在所述显示图像(32)中呈现钻孔图案以及在所述钻孔图案中确定的钻孔的位置和方向。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钻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臂(5)和连接到所述钻臂(5)的所述钻孔单元(6)设有用于在相对于隧道线(L)的交叉方向上钻出扇形加强孔(24)的装置,以及进一步地,所述钻臂(5)和连接到所述钻臂(5)的所述钻孔单元(6)设有用于在所述隧道线(L)的方向上在岩洞面(3)中钻出挖掘孔(21)的装置;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16)包括面钻孔模式和扇形钻孔模式,在所述面钻孔模式和所述扇形钻孔模式中,所述控制单元(16)对所述控制件(15)的运动方向的响应是不同的。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钻岩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臂(5)和连接到所述钻臂(5)的所述钻孔单元(6)设有用于仅钻出扇形钻孔图案的装置;
所述钻孔单元(6)通过水平引导的旋转接头(38)被连接到所述钻臂(5)并且所述钻孔单元(6)能够在所要钻出的扇形的平面上转动,以按照在所述钻孔图案中所确定的方式引导所述钻孔单元(6);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16)被布置成控制所述钻孔单元(6)在所述扇形平面上相对于枢转点(PP)的转动,能够通过移动所述控制件(15)而自由确定所述枢转点(PP)在所述扇形平面上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10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