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180010901.3 | 申请日: | 2011-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0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C5/02 | 分类号: | A61C5/02;A61C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科 用根管 治疗 器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牙的根管治疗中,在切削根管的内壁或者填入填充材料时所使用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牙的根管治疗指的是,用铰刀(reamer)或锉刀(file)之类的根管治疗器具除去感染了细菌的牙质和神经,从而治疗牙齿的根部的病变。
图4示出了现有的手持式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铰刀)的立体图。铰刀20具有金属制的主体部21和合成树脂制的把手22,主体部21的前端侧的作业部21a作为切削工具。并且,在施术者捏住把手22将作业部21a从前端插入根管内并旋转和推拉,从而切削内壁使根管扩大。在此,铰刀20之类的根管治疗器具在使用时要旋转,因此主体部21与把手22的结合不能松动,并且在旋转时不能空转。
图5是现有的手持式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的结合部的剖视图。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6455号公报)和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54853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的手持式的根管治疗器具中,在主体部21的埋设于把手22的部分设有将基端部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21b、和通过冲压将基端的一部分压扁而形成的扩宽部21c。并且,由于以覆盖所形成的弯折部21b和扩宽部21c的方式对把手22进行注塑成形,因此在旋转和拉拔时能够牢固地一体化。另外,一般来说,大多情况是仅形成弯折部21b和扩宽部21c中的任意一方,大多在主体部21的直径细的情况下形成弯折部21b,而在主体部21的直径粗的情况下形成扩宽部21c。
在此,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弯折部21b和扩宽部21c的形成从其形状来看,需要通过与作业部21a的形成不同的其他工序进行。即,在铰刀20等的主体部21的制造中,形成作业部21a的工序和形成弯折部21b和扩宽部21c的工序使用完全不同的设备并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
这样,由于使用不同的设备并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作业,因此在各个作业之间需要暂时从设备拆下并搬送到其他场所,工序、时间增加,成为生产成本上升的原因。
而且,另一方面,存在着与铰刀和锉刀同样地具有金属制的杆状主体部和合成树脂制的把手的结构的器具、即扩张器和填充器之类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扩张器和填充器用于加压填充被称为古塔胶(gutta-percha)的根管填充材料,以防止细菌等进入用铰刀等除去神经后的根管。存在如下特征:扩张器由于作业部的前端尖锐因而能够插入到根尖附近,适于古塔胶的侧方加压填充,而填充器由于作业部的前端平坦,因此适于古塔胶的垂直加压填充。在此,扩张器和填充器之类的根管治疗器具基本不存在像铰刀等那样在使用时旋转的情况,因此主体部与把手的结合不需要相对于旋转太牢固,只要是在推拉和向侧方移动时不会发生松动和脱落即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464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548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所述情况,提供一种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及其制造方法,对于金属制的杆状主体部,能够通过用一台共用的设备以相同的加工方法形成作业部和结合部来使制造简化,并且根据用途而相对于旋转和拉拔等具有足够的强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在金属制的杆状主体部设有合成树脂制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作业部,其形成为在使用时插入根管内的尖细的锥形形状;和结合部,其与作业部的粗径侧的端部连续设置并且埋设于把手中,作业部和结合部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形成。
在此,可以是,结合部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和/或凸部。而且,也可以是,结合部具有相互交差的多个螺旋槽、彼此方向相反的多个扭转部,也可以是,设于主体部的作业部及结合部绕相同的中心轴线一体地形成。而且,凹部和/或凸部是收缩部和/或扩径部。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的制造方法,是在金属制的杆状主体部设有合成树脂制的把手的根管治疗器具的制造方法,所述牙科用根管治疗器具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形成设于所述主体部的作业部和结合部的工序,所述作业部形成为在使用时插入根管内的尖细的锥形形状,所述结合部与作业部的粗径侧的端部连续设置并且埋设于把手中;和以覆盖结合部的方式射出合成树脂从而设置把手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尼株式会社,未经马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