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气设备的分支器连接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10556.3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U.艾梅;G.特科;M.朱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意大利都***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气设备 分支 连接器 单元 | ||
1.一种用于电气系统的分流器连接器组件,包括主体(2),所述主体(2)至少包括用于联接到相应连接器的第一联接部分(6)、第二联接部分(7)和第三联接部分(8),所述第一和第二联接部分(6、7)彼此对齐并转向相反的方向,所述第三联接部分(8)平行于所述第二联接部分(7)并布置在所述第二联接部分(7)旁边,每个所述联接部分(6、7、8)具有多个触头(P、FE),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联接部分(6、7)的触头(P、FE)由接收在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主体(2)内部的具有圆截面的第一组金属针(R1)的相反端限定,所述第三联接部分(8)的触头(P、FE)由与第一组针(R1)平行并间隔开地布置的具有圆截面的第二组金属针(R2)的第一端部(FE)限定,
-所述第一组金属针(R1)的每根针与所述第二组金属针(R2)的相应的针通过金属桥接元件(B)电连接,所述金属桥接元件(B)呈平面薄片的形式,所述平面薄片基本上在包含被所述桥接元件连接的针(R1、R2)的轴线的平面内延伸,并且在每个端部一体地结合有限定出围绕并夹紧相应金属针的可弹性变形开放衬套的向回弯曲部分(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金属针(R1)中的针和第二组金属针(R2)中的针被布置成绕相应的中心轴线周向等距分布,使得成对连接所述两组金属针(R1、R2)中的针的所述桥接元件(B)处在彼此平行的不同平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2)具有通过螺钉(5)彼此连接的第一壳体部分(3)和第二壳体部分(4)、以及布置在两者之间的密封环(11),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结合所述第一联接部分(6),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4)结合所述第二和第三联接部分(7、8)。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组金属针(R1、R2)中的具有圆截面的每根金属针一体地结合形成为插孔(FE)的一端和形成为插头(P)的相反端,并且每根所述针还一体地结合多个具有增大的直径的轴环(13),用于在插入所述主体(2)的相应空腔中时形成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元件(B)被接收在形成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4)的前表面(4b)的相应承座(S)内,所述承座(S)被设置成平行且隔开的狭缝的形式,并且具有由容纳上述金属针(R1、R2)并向上述前表面开放的空腔(F)所限定出的加宽的端部,使得一旦所述桥接元件(B)首先被定位在其承座(S)内,所述金属针(R1、R2)能够被插入所述连接器组件的主体(2)并保持在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接部分(6)是圆柱体并具有前表面(6a),多个轴向圆柱形空腔(D)从所述前表面(6a)延伸,相应的金属针(R1)的插头端(P)接收在所述空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和第三联接部分(7、8)中的每一个包括圆柱形基部(71、81),多个轴向管状元件(C)从所述圆柱形基部(71、81)延伸,相应的金属针(R1、R2)的插孔端(FE)布置在所述多个轴向管状元件(C)中,所述第二和第三联接部分(7、8)中的每一个还包括联接相应基部(71、81)的圆柱形管状壳体(7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未经泰科电子(AMP)意大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105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