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刀片和切削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9833.9 | 申请日: | 2011-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G.赫奇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斯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B27/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姜云霞;傅永霄 |
| 地址: | 以色***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刀片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有内置冷却剂通道的金属切削工具的切削刀片。
背景技术
GB2228695公开了一种内圆车刀,具有可夹持在夹持器的接纳凹部内的钩状工具。接纳凹部设有从接纳凹部的纵向轴线径向向外聚合的夹持面。钩状工具轴杆的被夹端设有从轴杆外周凸出的径向凸起。凸起具有成形用于邻接接纳凹部的夹持面的向外聚合的邻接面。钩状工具还设有在径向凸起内部成形的冷却剂孔。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和改进的用于切削工具的切削刀片,能够在切削刀片和工具架之间提供更好的接合并提供更好的用于各切削刃位置的冷却剂覆盖。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削刀片,具有纵向刀片轴线A并且包括切削头以及从切削头向后延伸的刀片柄。切削头包括成形在前刀面和后刀面相交处的切削刃。刀片柄包括沿刀片轴线A延伸并且围绕刀片轴线A具有外周面的刀片夹持部分。刀片轴线A位于刀片夹持部分的第一分界面P1内,刀片夹持部分具有垂直于刀片轴线A截取的不对称截面。在第一分界面P1的一侧,外周面包括纵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凹部;并且在第一分界面P1的另一侧,外周面包括由第三凹部隔开的第一和第二邻接面,第一和第二凹部由第三邻接面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凹部和邻接面位于刀片夹持部分的第二分界面P2的一侧,第二分界面P2垂直于第一分界面P1。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刀片柄包括在切削头和刀片夹持部分之间延伸的中间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间部分在宽度上小于刀片夹持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邻接面是平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邻接面在垂直于刀片轴线A截取的截面内为凸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邻接面是共面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和第二邻接面以及第三邻接面沿径向向外的方向聚合。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削工具,包括位于工具架内的切削刀片,其中第一和第二凹部与工具架的夹持面一起构成冷却剂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示出如何才能在实践中实现本发明,现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中夹持有切削刀片的切削工具的等距视图;
图2是图1中切削工具的端视图;
图3是图1中切削工具的等距顶视图;
图4是图1中切削工具的等距底视图;以及
图5是在由图4中的V-V线指示的平面内截取的截面。
应该意识到为了图示的简单和清楚起见,附图中所示元件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例如,某些元件的尺寸可能为了清楚起见而相对于其他元件有所放大,或者可以将几个物理部件包含在一个功能块或功能元件中。而且,在认为合适时,附图标记可以在各附图中重复出现以表示相应或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将介绍本发明的各种应用。为了进行说明而阐述具体结构和细节的目的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无需本文中给出的特定细节即可实践本发明。而且,为了不使本发明含糊不清,公知的特征可以被省略或简化。
参照示出了切削工具10的图1进行说明。切削工具10包括纵向的工具架12和纵向的切削刀片14。切削刀片14在工具架12的前端被可释放地夹持在工具架夹持部分16内。工具架12包括从工具架夹持部分16向后延伸的工具架柄18。根据某些实施例,工具架夹持部分16可以包括任何需要的夹持装置,由此即可将切削刀片14固定在所述的工具架夹持部分16内。例如,夹持装置可以是夹紧螺钉。
工具架夹持部分16具有向外开向工具架夹持部分16的前面22的夹持孔20。根据某些实施例,夹持孔20可以是盲孔并且可以具有夹持孔后面24。夹持孔20具有在夹持孔后面24和前面22之间延伸的纵向夹持面26。根据某些实施例,夹持孔后面24被用作针对切削刀片14的止挡件。根据某些实施例,夹持孔20具有梨形截面以及沿径向向外的方向聚合的两个副夹持面28。两个副夹持面28被成形用于接合切削刀片14的指定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斯卡有限公司,未经伊斯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9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