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和分配饮料的餐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9583.9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A·施特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6 | 分类号: | A47B31/06;A47B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饶辛霞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分配 饮料 餐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饮车,包括一个用于容纳用于制备和分配饮料和消耗产品的装置的箱形的结构,特别是用于交通工具,用于在乘客的座位旁边个性化地选择、制造和分配饮料,其中用于冷水和热水的盛水容器和具有不同的提取物的储备容器集成在一起,并且为了按选择分配热饮料和冷饮料和从各相应的盛水容器,并且提取物经由各连接管道借助泵装置可供给具有放出部位的放出单元并且可注入一饮用杯中。
背景技术
已知,以不同构成设置这种类型的餐饮车。在这方面存在的缺点是,必须按照所提供的饮料种类存在许多的分配单元作为放出单元,并且因此要相应不同地定位用于接纳的饮用杯。
按US 4 076 349 A已知一种按构成所述类型的特征的装置。但在这里为每一种饮料设置分开的放出部位并且饮用杯按照饮料配置在不同的位置。因此紧凑的装置是不可能的并且也不排除误配置。
此外按DE 198 47 366 A1已知一种装置,其中可放在一个位置的饮用杯作为储备容器被供给可溶解的饮料粉末并紧接着被供给热水。
为了在飞机中使用,这些已知的装置需要一些附加的措施,因为它们不可放置在厨房中的现有贮藏空间中并且对于起飞和着陆能够实现一个相应安全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选择不同的饮料进行操作安全地灌注饮用杯并且能够实现一种在利用现有贮藏空间情况下在飞机中使用的装置置。
按照本发明这样达到该目的,即放出单元具有一个放出部位,该放出部位从一个上面的工作位置可调整到在餐饮车的结构内在一个上界面下方的可下降的入库位置,并且放出部位在一个放入的饮用杯的上方的放出头中具有多个供给口,其中放出部位的每个供给口与一个分开的用于由热水、冷水和各提取物构成的不同饮料的供给管道连接并且是可控制的,以及为了在一个唯一的接纳位置进行灌注,所有的供给口都设置在放入的饮用杯的接纳口的区域内。
由此提供一种具有高的卫生标准的装置,它也适用于飞机供应。同时能够与饮料的选择无关地使饮用杯总是可放在同一位置并因此避免包括饮料的溢出和可能时出现的乘客受伤的误调节。
为了提高容量和从两侧操纵,设定,设置两个平行配置的放出单元。
此外建议,所述泵通过一个电源如一个蓄电池和/或一个贮气瓶运行。
一种有利的构成这样实现,即贮气瓶包含一种CO2气体,它用于冷水碳化和/或用作为泵的驱动。
为了简单进行操作和中央控制,建议,经由一个具有控制面板的控制电子装置单元通过供给提取物和来自配置的盛水容器的水以及通过具有配置的泵的各个供给管道可实施饮料的选择。
此外设定,用于各种提取物的储备容器作为排可替换地设置在可下降的放出单元上。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意示出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其中:
图1具有在一个工作位置的放出单元和一些集成的提取物容器的餐饮车的侧视图;
图2按图1的前视图;
图3具有已下降的放出单元的如图2那样的前视图;
图4具有一个按图1的餐饮车和在餐饮车中的各提取物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按图4的前视图;
图6具有已下降的放出单元的按图5的前视图;
图7包括两个平行的单元的一个放出单元;
图8一个具有许多供给口的放出头的俯视图;
图9用于分配果汁饮料的功能结构;
图10用于分配热饮料的功能结构;
图11用于分配果汁饮料的功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所示的餐饮车1以一种用于在飞机中供应饮料的手推车的形式构成。为此在餐饮车中设置一个用于热水的绝热容器2和一个用于冷水的容器3。附加地还设置一个蓄电池形式的电源4和一个CO2筒5,其中,一个具有放出部位7的放出单元6经由一个未更详细说明的升降系统从一个工作位置可下降到一个在餐饮车1内在一个上界面下方的入库位置。
此外在按图1至3的实施例中,用于制造饮料的各相应的提取物作为一个由不同的容器9、10、11构成的排8集成在可下降的放出单元6中,而在按图4至6的实施形式中,该排8设置在餐饮车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空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95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