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8829.0 | 申请日: | 201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小畠敬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前田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H02P25/04;H02P2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何欣亭;李浩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交流电机的螺栓紧固机等电动工具,更详细而言涉及将晶体管用作开关元件来进行交流电机的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逆位相制御)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交流电机的螺栓紧固机等电动工具中,通过对交流电机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可控制螺栓的紧固扭矩等。在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的电气设备中,起因于开关时的急剧电流变化而发生电磁噪声。在使用以商用交流电源为电源的交流电机的电动工具中,因在交流电机上流过大电流,故起因于开关时的电流变化所发生的电磁噪声变大,所以就特别担心对于周边的电气设备及人体的不良影响。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09-12149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平08-154392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三端双相可控硅开关(TRIAC)或SSR作为开关元件,进行以商用交流电源为电源的交流电机的相位控制的电动工具。通过在这种电动工具中设置缓冲电路(スナバ回路)能够降低起因于电流变化的电磁噪声,但却产生要确保用于设置缓冲电路的空间及成本高等问题。另外,通过减小交流电机上流过的电流能够降低起因于电流变化的电磁噪声,但因为使交流电机的功率下降所以从电动工具的性能方面来看并不理想。
近年来,在功率电子学领域,MOSFET及IGBT等可控制大电流的晶体管不断普及。因有利于开关时的电流变化的降低,所以人们考虑通过取代三端双相可控硅(TRIAC)及SSR而使用晶体管,以抑制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的电动工具发生的电磁噪声。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1346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反向串联(逆直列)连接的两个MOSFET来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的相位控制装置。人们考虑在使用交流电机的电动工具中采用这种相位控制装置的构成,来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121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08-1543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1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具有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电力的交流电机的电动工具中,进行利用晶体管的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时,使用可控制大电流的晶体管。因此,需要从交流电压生成比较大的恒定电压,并输入至晶体管的控制端子、也就是栅极或者基极。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1346号公报的图2所示的相位控制装置中,使用利用变压器的栅极电源部,从交流电压获得栅极驱动电压。但是,这种栅极电源部在空间、成本高、重量增加等方面并不理想。
另外,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1346号公报的图8所示的相位控制装置中,交流电源与负载的串联电路连接在二极管电桥的输入端子间。即便用二极管电桥对这些端子间所施加的交流电压进行全波整流,也无法稳定获得高的直流电压。故这种构成对于使用了可控制大电流的晶体管的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而言并不理想。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在进行交流电机的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的电动工具中,以低价、节省空间、重量轻且简单的构成实现使用了晶体管的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并且降低起因于开关的电磁噪声。
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具备从交流电源供给电力的交流电机和从交流电压生成恒定电压的恒压生成部件,使用与所述交流电机串联连接的开关部件对供给所述交流电机的电力进行相位控制或者反相位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件包含源极彼此或者发射极彼此连接而反向串联配置的两个晶体管,所述恒压生成部件包含第1电阻和二极管的串联电路以及电容器和齐纳二极管的并联电路,所述第1电阻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交流电源与所述交流电机的连接点,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接,所述电容器的另一端和齐纳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两个晶体管的源极或者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两个晶体管的一个晶体管的控制端子与第2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两个晶体管的另一个晶体管的控制端子与第3电阻的一端相连接,通过在所述串联电路和所述并联电路的连接点的电压与所述两个晶体管的源极或者发射极的电压之间切换所述第2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和所述第3电阻的另一端的电压,使所述两个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前田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前田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伪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带封盖的陶瓷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