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钩无效
申请号: | 201180008710.3 | 申请日: | 2011-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堤照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新登和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河钓和海钓的钓钩,且具体地涉及在钩主体的基端侧具有发光元件并且能够增加集鱼效果的钓钩。
背景技术
利用天然饵料的钓钩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该钓钩包括钩部和钩主体,所述钩部在末端具有尖头,所述钩主体与所述钩部连续设置且在基端侧具有线附接部,并且在钩主体的侧面中形成有大量的孔。结合作为人工饵料的诱饵使用的钓钩已经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被公开。在该钓钩中,具有钩部和钩主体的钓钩的环形附接部联接到诱饵主体的孔眼,发光元件在内部的中空部中以可拆卸的方式附接到该孔眼中。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第2007-539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第2005-2785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钓钩中,设置在钩主体中的大量孔使得难以将诸如蚯蚓和沙蠋等的天然饵料与钓钩分离,但是这些孔必须形成在钩主体中,该作业是极度麻烦的并且尤其是难以应用到小钓钩。此外,仅通过弯曲高碳钢丝或高碳不锈钢丝而形成钓钩,并且集鱼效果不能够被赋予钓钩本身。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钓钩中,集鱼效果能够被一定程度地赋予到诱饵主体的发光元件,但是由于该钓钩与专利文献1中的钓钩类似地仅通过弯曲金属丝而形成,因此难以向钓钩本身赋予集鱼效果。
鉴于上述情况,形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钓钩,该钓钩能够用于天然饵料以及各种类型的人工饵料,并且通过在借助弯曲金属丝而形成的 钩主体的基端侧设置发光元件来向钓钩本身赋予集鱼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钓钩,该钓钩的发光元件能够具有防止饵料分离的功能。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是一种钓钩,所述钓钩包括:钩部,所述钩部具有大致C形的弯曲部和位于末端处的锐利尖头;以及钩主体,所述钩主体与所述钩部连续地设置并且具有附接部,垂钓线或人工饵料能够在所述钩主体的基端侧附接到所述附接部,其中,在所述钩主体的基端侧,附接有发光元件,在所述发光元件中层压能够通过磷光材料和/或发光材料发光的发光板以及具有光干涉现象的多层聚合物膜。
在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中的所述发光板和所述多层聚合物膜以层压状态缠绕在所述钩主体的基端侧;并且所述垂钓线或固定线缠绕并固着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前表面侧,从而形成不平坦表面。此外,在第三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钩主体的所述附接部形成为环形形状,并且能够与人工饵料的孔眼连接的连接线附接到所述附接部。
此外,在第四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由从一个表面侧具有高可视性并且从另一个表面侧具有优良透光性的板形成。此外,在第五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由多个线制成的丝状体被附接到所述发光元件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由于在通过弯曲金属丝而形成的所述钩主体的基端侧附接有发光元件,在所述发光元件中层压能够通过磷光材料或发光材料发光的发光板以及具有光干涉现象的多层聚合物膜,因此,该发光元件在白天当发光时明亮地闪烁并且在晚上发光,并且能够使用天然饵料、模拟天然饵料的人工饵料或者诸如诱饵的人工饵料,因而能够向钓钩本身赋予充分的集鱼效果。
此外,根据第二方面中描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效果外,由于所述发光板和所述多层聚合物膜以层压状态缠绕在所述钩主体的基端侧;并且所述垂钓线(引线)或固定线(例如,固定钓丝)缠绕并固着到发光元件的前表面侧,因此通过借助将垂钓线或固定线缠绕并固着在发光元件的前表面侧而形成的不平坦表面来防止饵料(例如,天然饵料或模拟天然饵料的人工饵料)从钩主体分离。
此外,根据第三方面中描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中描述的发明效果外,由于能 够与人工饵料的孔眼连接的连接线附接到在钩主体上形成为环形的附接部,因此钓钩能够用作用于人工饵料(例如,诱饵)的钓钩,并且通过将连接线的长度设定为期望长度,能够扩大诱饵的应用范围。例如,在将人工饵料用作配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钓钩的发光元件来增加集鱼效果。
此外,根据第四方面中描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描述的发明效果外,由于所述发光板由从一个表面侧具有高可视性并且从另一个表面侧具有优良透光性的板形成,因此发光板能够存储足够的光并且将光可靠地发射到多层聚合物膜上,并且通过聚合物膜的光干涉现象能够进一步增加集鱼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新登和,未经株式会社新登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