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8671.7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朴映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8 | 分类号: | G06F3/048;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蔡军红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执行 任务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和方法,并且尤其涉及能够容易地在被执行的多个应用之间切换并且切换到最初应用的多任务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移动终端中的软件平台仍使用单任务应用。然而,具有这种单任务环境的移动终端难以在智能电话市场中生存。
现今,能够执行多任务的移动终端在智能电话市场中是有优势的,因为发展趋势是从单任务平台向多任务平台。因此,大量的用户能够利用他们自己的移动终端没有困难地执行多任务。
为了在多任务环境中最大化用户便利性,需要向用户提供通知并且容易地在被执行的应用之间执行切换的适当界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移动终端中,还没有能够实现应用的动态切换(如前景(foreground)窗口的切换)并且能够保持当前状态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返回到最初应用的有效界面。
图1是示出在传统移动终端中执行多任务的例子的视图。参考图1,该移动终端中的应用切换界面典型地着眼于并排地打开并显示当前运行的窗口。此外,由于用户需要去除当前被运行的窗口以看到由用户运行的所有窗口,所以用户必须终止最初应用。
另外,为了在执行多个应用时切换到最初应用,用户必须不可避免地从多个应用当中找到最初应用的位置。
技术方案
因此,通过提供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能够容易地在被运行的多个应用之间切换的设备和方法完成了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和缺点,并且本发明还提供另外的优点。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和方法,其能够在运行多个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地切换或者返回到最初应用(例如,用户当前正操作的初始应用)。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和方法,其使用户能够同时看到多个被运行的应用,所述多个被运行的应用可以包括当前正被操作的应用和处于等待操作状态的应用。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和方法,其能够通过简单的手势容易地终止多个被运行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方法包括:显示当前操作的应用窗口;以及通过将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重叠在所述当前操作的应用窗口上来同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和所述当前操作的应用窗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执行多任务的设备包括:控制器,其用于当存在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时调用任务管理器;以及任务管理器,其用于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重叠在当前操作的应用窗口上来同时显示所述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和所述当前操作的应用窗口。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执行多任务并且使得能够较容易地在被运行的应用程序之间切换以及切换到最初应用。另外,本发明允许同时看到多个被运行的应用,同时提供通过简单手势容易地终止所期望的应用的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其中在传统移动终端中执行多任务的例子的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中执行多任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在移动终端中执行多任务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解释图4中重叠和显示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的操作的视图;
图6是解释图4中将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显示为前景窗口的操作的视图;
图7是解释图4中取消对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的选择的操作的视图;
图8是解释图4中终止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的操作的视图;
图9和图10是解释图4中针对至少一个被运行的应用窗口的缩放操作的视图;以及
图11图示图3中针对至少一个运行中的应用窗口的缩放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尽管这些相同元件在不同的图中示出。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参考图2,射频(RF)单元123执行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RF单元123包括用于上变频要被发送的信号的频率并且放大经上变频的信号的RF发送器以及用于低噪声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并且下变频经低噪声放大的信号的频率的RF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6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