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测量确定设备的物理连通性状态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8515.0 | 申请日: | 2011-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3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J·王;G·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像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量 确定 设备 物理 连通性 状态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与2010年2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1/303,248相关并且要求其优先权,并且该申请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电测量确定多个设备的物理连通性状态。
背景
为了数据通信的目的,两个或更多个电子设备可以是互相连接的。例如,第一设备(如用作源设备来提供数据的设备)可以与第二设备(如用作宿设备从源设备接收数据的设备)附连,其中该连接可以通过线缆或是类似的接口。这些设备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协议。在此类系统中,当这些设备被连接时,这些设备可以交换数据,其中该数据通过线缆传送。
然而,这两个或更多个设备可能变成是断开连接的,例如由于线缆的物理性断开连接。尽管这些设备可以通过通信协议最终确定存在断开连接,然而这通常会导致延迟,而这些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持续地尝试与另一个设备的通信直到通过用于这些设备的协议确定了断开连接。
附图说明
在附图的这些图例中通过举例而并非通过限制展示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类似的参考号表示类似的要素。
图1是利用检测装置或过程的实施例来检测在多个设备之间的断开连接的图示;
图2是时序图,用来展示对装置的断开连接进行检测的实施例;
图3是时序图,用来展示过程的实施例,该过程用于建立在示例系统中对装置的断开连接进行检测的状态;
图4是时序图,用来展示过程的实施例,该过程用于在示例系统中对装置的断开连接进行检测;
图5是时序图,用来展示过程的实施例,该过程用于对设备断开连接的错误指示进行处理;
图6是状态图,用来展示过程的实施例,该过程在确定装置是断开连接的之后用于系统恢复;
图7是过程和装置的实施例的图示,该过程和装置用于检测装置的断开连接;
图8是流程图,用于展示过程的实施例,该过程用于检测在多个设备之间的连通性的丢失;并且
图9是源设备的实施例的图示,该源设备用于检测与宿设备的连通性的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总体上针对基于电测量来确定多个设备的物理连通性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发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并且通过在该第一设备与该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由该第一设备执行对该第二设备的电测量,其中执行该电测量包括由该第一设备感测该第二设备的元件。如果由该第一设备进行的感测未能检测到该第二设备的元件,并且启用了对于该电测量的预定条件,那么该第一设备确定与该第二设备的连接已经被丢失。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装置包括接口,该接口用于同第二装置的连接,该装置可运行以便发现该第二装置,以及参考感测元件,该参考感测元件在与该第二装置的接口的公共节点上执行电测量以便检测该第二装置的元件,其中该装置用于在该参考感测元件未能检测到该第二装置的元件时确定与该第二装置的连通性被丢失。
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总体上针对基于电测量确定多个设备的物理连通性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系统、以及过程用于使用电测量检测第二装置与第一装置的断开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装置、系统、以及过程用于检测多个装置中的任何一个与第一装置的断开连接。尽管多个实施例可以包括任何数目的装置,但是为了简单起见,本说明书将一般地涉及被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
当第一装置(如源装置)确定了它与先前相连接的第二装置(如宿装置)被断开连接时,该第一装置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如停止传输、改变到更低的功率状态、或者其他的此类行动。然而,使用对于这些装置的特定协议来检测该第一装置与该第二装置断开连接在回应该断开连接时通常会导致延迟,并且除了其他的效应之外,当第一装置持续地试图与断开连接的设备进行通信时可能导致该第一装置不必要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过程、装置、或系统可以利用电测量来检测和监测多个装置的连接与断开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程、装置、或系统可以利用对于电测量的条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条件可以提供一时间段或多个时间段,在这个或这些时间段内电测量中的变化将指示失去物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像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晶像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5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