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8420.9 | 申请日: | 2011-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喜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乐墨水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3K24/04 | 分类号: | B43K24/04;B43K7/12;B43K25/02;B43K2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详细地说,涉及一种热变色性笔,其构成为在笔身的内部收容热变色性墨,在上述笔身的前端设置能够排出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尖,将上述笔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收容在杆筒内,并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杆筒的前端孔出入。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热变色性笔(熱変色性筆記具),即,将笔身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收容在杆筒(笔杆筒,軸筒)内,在杆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操作部,并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从杆筒的前端孔出入,在上述笔身的内部收容热变色性墨(インキ),在上述笔身的前端设置能够排出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尖,在上述杆筒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部,该摩擦部摩擦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迹,并能够利用此时产生的摩擦热使该笔迹热变色。
上述专利文献1是向前方按压杆筒后端的操作部的类型,在将摩擦部设置于操作部的情况下,当使用该摩擦部进行摩擦操作时,因被书写面而造成操作部向前方移动,有可能无法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特别是在采用如下类型的出入机构,即,采用无论是笔尖突出操作还是笔尖缩回操作均要向前方按压操作操作部的出入机构(所谓的双碰撞式),并且将摩擦部设置于操作部的情况下,在笔尖的突出状态下,操作体在前后方向上晃动,有可能无法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12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地设置筒状的操作部,并在上述筒状的操作部的外表面突出设置能够夹在口袋等上的笔夹,在上述筒状的操作部的后端外表面上设置摩擦部。但是,由于该结构的热变色性笔在笔尖的出入操作时要按压摩擦部,因此摩擦部有可能会被手上的污渍等弄脏。而且,在以上述摩擦部被弄脏了的状态摩擦热变色性墨的笔迹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弄脏具有笔迹的被书写面(例如纸面)。
另外,在专利文献1的图15中公开有如下结构,即,具有出入机构,且在杆筒的后端外表面上设置了摩擦部,该出入机构为如下结构,即,从杆筒侧壁起向径向外侧突出有操作部,并通过克服向后方的作用力而向前方按压操作上述操作部,使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态(所谓的多芯型的侧滑块式)。但是,该结构的热变色性笔在笔尖从突出状态成为缩回状态时(解除笔尖突出状态时),必须操作其他安装在笔身上的操作体。因此,需要设置多个操作体(即多个突出部分),减少了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而且,在将能够夹在口袋等上的笔夹设置于杆筒上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增加突出部分,从而减少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05227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点的发明,其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摩擦部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而且能够避免摩擦部被手上的污渍等弄脏,而且增加了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的热变色性笔。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发挥以下作用效果的热变色性笔。
(1)用户能够容易地学会操作方法,且操作方法简单。
(2)能够容易地将笔夹体插入到滑动孔。
(3)能够避免不必要地增长杆筒整体。
(4)即使是在以笔尖突出状态把持笔夹体的附近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稳定的摩擦操作。
(5)能够改善笔夹体的夹持性能并防止笔夹体的晃动。
(6)当笔尖从突出状态成为缩回状态时,能够缓和施加在笔身上的冲击。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热变色性笔是如下的热变色性笔,即,构成为在杆筒内收容笔身,该笔身在内部收容了热变色性墨,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而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热变色性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摩擦部,其摩擦上述热变色性墨的笔迹,并能够利用此时产生的摩擦热使该笔迹热变色;和笔夹体,其作为至少一个上述操作体,该热变色性笔在上述杆筒的后端设置上述摩擦部,并且在上述杆筒的除后端以外的部位设置上述笔夹体。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笔是如下的笔,即,在杆筒内收容笔身,操作设置于所述杆筒的操作体而使上述笔身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使上述笔身的笔尖能够从笔的前端出入,其中,该笔设为如下结构,即,具有:笔夹体,其作为至少一个上述操作体;滑动孔,其设置于上述杆筒的侧壁,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出入机构,其通过向前方滑动操作配设于上述滑动孔的上述笔夹体,使上述笔身的笔尖从缩回状态成为突出状态,上述杆筒包括能够相互连结的多个零件,在构成上述杆筒的两个上述零件的各自的侧壁上,分别设置前方或后方开放且向前后方向延伸的第1长孔或第2长孔,当连结两个上述零件时,上述第1长孔以及上述第2长孔相互连通而形成上述滑动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乐墨水株式会社,未经百乐墨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