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抗穿透性和抗连续撕裂性的刚性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8211.4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1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A·格雷芬斯泰因;F·布兰德梅尔;L·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RKW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5/02 | 分类号: | B29C55/02;B29C55/18;B29C59/04;B29C59/00;B29C5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宓霞 |
地址: | 德国弗***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穿透性 连续 撕裂 刚性 薄膜 | ||
1.薄膜,其具有150-600N/mm2的根据ISO 527测得的在5%伸长率下的正割E模量、30-70N/mm2的根据ISO 527的抗拉强度和400-1200%的根据ISO 527的断裂伸长率,其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至少45重量%聚丙烯含量的层并在该同一个层或在其它层中包含聚乙烯,其可通过制备起始薄膜幅、将所述起始薄膜幅加热直至聚乙烯的熔融态、但是低于聚丙烯的熔融态、并使加热的起始薄膜幅导引经过冷却辊隙来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单层的。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含有最多55重量%,优选最多40重量%,更优选最多20%聚乙烯。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之一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聚丙烯组分主要由熔点低于150℃的丙烯无规共聚物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多层的,优选三层的,并在所有层中都存在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包含具有至少45重量%的聚丙烯含量的芯层和一个或两个具有至少55,优选至少70重量%的聚乙烯含量的覆盖层。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多相嵌段共聚物或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是与乙烯的共聚物,优选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更特别是具有少于30重量%乙烯作为共聚单体并具有低于150℃的熔点的无规共聚物。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选自低密度聚乙烯、具有丁烯、己烯或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其中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或它们与乙烯-乙酸乙烯酯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是低密度聚乙烯与具有丁烯、己烯或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10之一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中聚丙烯的总比例为至少45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4至11至少一项的薄膜,其特征在于覆盖层比芯层薄。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至少一项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薄膜幅具有5至80微米,优选20至60微米的厚度。
14.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的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至少45重量%聚丙烯含量的层并在该同一个层或在其它层中包含聚乙烯的起始薄膜幅,将所述起始薄膜幅加热直至聚乙烯的熔融态,但低于聚丙烯的熔融态,并使加热的起始薄膜幅导引经过冷却辊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具有光滑表面或结构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至少一项的薄膜作为包装膜、表面保护膜或卫生膜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KW欧洲公司,未经RKW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82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抑制高次谐波成分的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