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定制假发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6510.4 | 申请日: | 201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1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保知宏;菅野健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罗皮亚 |
主分类号: | A41G3/00 | 分类号: | A41G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美红;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假发 安装 方法 定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假发的领域,特别涉及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定制假发。
背景技术
假发、特别是佩戴在头部上的假发因为每天使用,所以会随时间经过而劣化。
一般普及的通过手工作业的栽植而制造的假发的价格为几十万日元非常昂贵,所以即使例如变色或弯折等而随时间经过稍稍劣化也原样使用的情况较多。因此,对于本来就对佩戴有自卑感的用户而言,如果劣化则容易判明是假发,所以更对于佩戴成为阻力。
所以,本申请申请人提出并努力达到了商品化的能够用后丢弃的假发不仅在我国、在海外也博得了好评。
作为该用后丢弃假发,例如有特许第4009910号。
专利文献1的假发30为图20(A)所示那样的结构,发材31的根部35在极薄基体33的一面上较大地突出,将该根部35的内侧与基体33之间用由紫外线(UV)硬化剂构成的粘接剂34牢固地固定,在其外侧设有粘附层37。
该粘附层37由粘附力比较强并且较硬的性质的粘附剂形成,构成为,当安装到皮肤上时不会意外地剥离。
此外,如图20(B)所示那样构成为,当安装在皮肤20上时,引起形成在根部35与其他部之间的凹凸38、39反转的反转现象,以起到防止因箭头所示那样的光的漫反射带来的基体的发亮、及防止因向基体方向的推压力F带来的发材的松脱的作用。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与皮肤20的粘接准确地为点粘接S(参照图18)。在图20(B)中,粘附层37看起来面接触在皮肤20上,但在显微镜的视点中,如图18所示,由于在皮肤20上有一些凹凸,所以粘附层37对皮肤20点粘接S。
此外,在佩戴后的拆下时,如图21所示,由于较强的粘附力,所以有非常多的皮肤20的角质层21剥离的缺点。
为了防止角质层21的剥离,使用粘附力比较弱的粘附剂(以下,简称作“弱粘附剂”)是有效的,本申请发明者也对其进行了尝试。但是,如果在粘附力比较强的粘附剂(以下,简称作“强粘附剂”)之上重叠弱粘附剂,则弱粘附剂的粘附力也成为强力,判明没有解决问题。
此外,关于点粘接,可以期待通过使与皮肤20的粘接为面状粘接来解决,但为了做成该面状粘接,有如果使夹设在第1粘附层与第2粘附层之间的层的厚度比较厚则能够将根部的突出吸收的期待。但是,如果使夹设层变厚,则假发整体的厚度变大,所以特别是发际变得象假发,有外观极端地恶化的缺点。
此外,在强粘附剂的情况下,有实质上不能将附着在剥离的粘附层的粘附面上的角质层21除去的缺点。
进而,在使用强粘附剂的假发的情况下,有在皮肤20上残留该强粘附剂的风险,此外,当用户自己进行佩戴时,由于粘附剂的粘附力是强力的,所以基体收缩,有难以良好地覆盖在希望的部位上的情况。
这样,在假发的情况下有因制品厚带来的制约,所以在粘附力和面状粘接的方面处于相反那样的关系。
专利文献1:特许第4009910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在上述那样的背景中,目的是提供一种尽管使用对皮肤友好的弱粘接剂、也能够面状粘接在皮肤上、由此能够可靠地安装、此外一旦为特定用户的头部形状定制、则形成为正适合向头部的安装那样的2维形状的通用假发及假发的安装方法、以及有正适合性的定制假发。
此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且更迅速地进行假发的安装作业的通用假发、假发的安装方法及有正适合性的定制假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的通用假发的特征在于,由基体、栽植在该基体中的发材、形成在该发材的根部侧的面的全部上的第1粘附层、箱体层、粘接在皮肤上的第2粘附层、第1剥离层、和第2剥离层构成;上述基体由极薄且透湿性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上述发材使作为栽植基端的根部紧贴在上述基体的一面上而设置,并且使自由端部出现在另一面侧;上述第1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强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大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第2粘附层由粘附力比较弱并且凝胶化的程度比较小的性质的粘附剂构成;上述箱体层由与上述基体相同的薄膜状原材料构成;将上述第1粘附层和上述第2粘附层经由上述箱体层相邻设置;第1剥离层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2粘附层的向皮肤安装的一侧的全部的面上;第2剥离层层叠在上述第1粘附层与上述箱体层之间的一部分的面上,并且可剥离地粘贴在上述第1粘附层上;将上述基体、上述第1粘附层、上述第2剥离层、箱体层、第2粘附层及上述第1剥离层依次层叠而形成为实质上2维形状的多层构造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罗皮亚,未经株式会社普罗皮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65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高空作业用混凝土搅拌桶
- 下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