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电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6314.7 | 申请日: | 201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4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神山秀树;赤坂广二;橘正人;力久弘昭;萩原卓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B5/02 | 分类号: | H01B5/02;C01B31/02;C22C21/00;C22C47/14;C22C49/06;C22C49/14;H01B7/00;H01B13/00;C22C10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中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电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电线,其是将多根导线绞合而成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包含线材,所述线材使用在铝材料中分散有碳纳米管而成的复合材料,
所述线材具有蜂窝状结构,所述蜂窝状结构具有:包含碳纳米管的隔壁部;以及被所述隔壁部覆盖的、并由铝材料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隔壁内部,
在所述线材中,所述碳纳米管相对于所述铝材料的配比在0.2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的范围,
所述线材的拉伸强度为150MPa以上,
所述线材在293K时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6/K以下,
构成所述复合电线的导线全部都是所述线材,或者在所述复合电线的中心部具有一根或多根钢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与所述线材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具有类似的蜂窝状结构反复重复的结构,
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内部的形状具有:在所述线材的长度方向上较长,并在与所述线材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较短的结构,
至少一部分所述隔壁部的形状为,所述隔壁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复合线材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近似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内部的至少一部分是具有多个晶粒的多晶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部具有由多个碳纳米管构成的织物状结构,
所述织物状结构内包来自所述隔壁内部的铝材料,
构成所述隔壁部的各碳纳米管的状态为,与所述隔壁内部表面的铝材料接触的同时,还与其他碳纳米管接触,
并且,在与所述线材长度方向平行的截面和垂直的截面的两个截面上,具有所述蜂窝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具有芯部和外装部,所述芯部包含碳纳米管并具有所述蜂窝状结构;所述外装部的碳纳米管的浓度低于所述芯部,或者不包含碳纳米管,并且不具有所述蜂窝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以同心圆状交替具有:由铝材料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且不具有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区域;以及包含碳纳米管且具有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部比所述隔壁内部含有更多的碳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部的氧化铝浓度,比所述隔壁内部的氧化铝浓度更高。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在与所述线材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上,所述蜂窝状结构的多个所述隔壁部相互接触,
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部的结构为,具有部分直线的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具有由多个直线构成的近似多边形,
与所述线材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具有类似的蜂窝状结构反复重复的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在与所述碳纳米管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所述碳纳米管施加应力,会引起与所述碳纳米管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发生变形、或者所述碳纳米管发生弯曲中的任一种或两种情况。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所述线材的所述隔壁部包含长度为1μm以下的碳纳米管,
所述线材的多个所述隔壁内部,由长度为10μm以上的碳纳米管进行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材中,
所述碳纳米管包含长度为1μm以下的碳纳米管和长度为10μm以上的碳纳米管,并在长度分布中具有1μm以下和10μm以上的两个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631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