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变应原吸附剂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6254.9 | 申请日: | 2011-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8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小久保研;野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东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07C25/22;C07C39/12;C07C39/4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富勒烯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使用 变应原 吸附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吸附变应原的富勒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推测我国的花粉症患者达到全国总人数的约2成,但与该数目的多少相比,现状是还未确立根本性的治疗方法。因此,虽然在医疗上进行了对症治疗和/或脱敏疗法,但是作为廉价且简便的花粉对策,佩戴面具及使用空气净化器依然发挥效果。另外,这样的状况在世界各国也同样可见。
迄今为止,提出了将具有吸附或使花粉和/或变应原失活功能的物质和材料用于面具和过滤制品。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553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茶多酚作为使变应原物质的过敏活性失活的物质被提出。在日本特开2002-16733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如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钛之类的无机微粒浸渍负载在无纺布上来吸附变应原。在日本特开2004-204401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使用如季铵盐之类的具有带正电荷的官能团的高分子纤维的花粉吸附材料。
这样对现有各种对策进行了研究,但期望开发出一种完全新型的变应原吸附剂,该吸附剂不仅期待长久提高其去除效果、而且期望即使对种类广泛的变应原、菌或病毒等也具有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55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73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044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现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附剂,该吸附剂在短时间内有效吸附成为引起花粉症原因的变应原并且不会再将其释放、且不含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金属等。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涂布、浸渍或化学键合在各种材料表面上的新型的富勒烯衍生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吸附剂或富勒烯衍生物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利用富勒烯衍生物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特征在于,具有羟基和卤素基团两者。
本发明利用富勒烯衍生物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富勒烯核上直接键合有羟基和卤素基团两者的富勒烯衍生物,由通式CpXn(OH)m(p为60以上的偶数,X为卤素基团,n为大于0(不包括0)且48以下的数,m为大于0且44以下的数)表示。
此时,卤素基团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氯、溴、氟。
作为起始原料的富勒烯,可以使用C60或C70、或者包括C60的、与C70以上的高次富勒烯的混合物。
另外,本发明通过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在富勒烯核上键合有卤素基团的卤化富勒烯,在残留有一部分卤素基团的状态下,使羟基键合在富勒烯核上,生成部分卤化羟基化富勒烯。
在卤素基团为氯的氯化富勒烯的情况下,与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可以生成部分氯化羟基化富勒烯。
使卤素基团为溴的溴化富勒烯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可以生成部分溴化羟基化富勒烯。
进而,本发明通过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对于在富勒烯核上键合有羟基的羟基化富勒烯,在残留有一部分羟基的状态下,使卤素基团键合在富勒烯核上,生成部分卤化羟基化富勒烯。
另外,本发明通过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实现上述目的,所述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使在富勒烯核上键合有羟基的羟基化富勒烯与氯化碘反应,在残留有一部分羟基的状态下,使氯键合在富勒烯核上,生成部分氯化羟基化富勒烯。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富勒烯衍生物的变应原吸附剂。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在富勒烯核上直接键合有羟基和卤素基团,不含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金属等。
另外,本发明的富勒烯衍生物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吸附成为引起花粉症的原因的变应原,并且一旦吸附了变应原就不会再将其释放出来。即,由于如变应原之类的蛋白质大多具有氨基和/或羧基,因此,容易与如羟基和卤素基团之类的极化能高的官能团发生化学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吸附变应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东袋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东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62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线路编辑及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RFID应答器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