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式发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4803.9 | 申请日: | 201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悟;关谷睦生;铃木圣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7/18 | 分类号: | H04R7/18;H04R1/00;H04R1/02;H04R1/28;H04R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发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电动移动体周边的行人等通知本车辆在接近或本车辆的存在的报警音产生装置中所使用的发音器,尤其涉及利用电动式激励器来产生声音的电动式发音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载运车(electric cart)等的开发及利用,电动摩托车(electric motorcycle)、电动汽车(electric car)等作为各种移动体的交通工具开始快速实现电动化。具体而言,代替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汽车,依次开发出以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为动力源的混和动力汽车、以利用由家庭电源或设置于加油站和供电站等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的车载电池进行动作的电动机为动力源的电动汽车、或一边利用以氢气等为燃料的燃料电池进行发电一边行驶的燃料电池汽车等。电动摩托车、混和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等已经实用化,并在日本国内市场上也开始快速得到普及。
由于现有的以内燃机为动力源的汽油汽车、柴油汽车或摩托车等除了产生由动力源本身发出的发动机音、排气音,还会在行驶中产生路面噪音等,因此,在路上行走的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等能够根据汽车的发动机音或排气音等来识别出车辆在接近。然而,在混和动力汽车的情况下,在低速行驶时,由于利用电动机的行驶模式成为主体而非利用发动机的行驶模式,因此,不会产生发动机音或排气音等,另外,在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汽车等的情况下,由于在整个驾驶区域都是利用电动机来进行行驶,因此,成为极为安静的电动移动体。然而,由于在上述较为安静的电动移动体周边的行人或骑自行车的人等不能根据声音来识别出利用较少发出声音、较为安静的电动机来进行行驶的混和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电动移动体在接近,因此,这会成为较为安静的电动移动体与行人等发生相撞事故等的原因。
因此,为了解决理应成为混和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等的优点的安静性有时会成为弊端的、上述那样的问题,提供了各种系统,该各种系统除了现有汽车等所具有的根据驾驶员的意愿而发出警报的电喇叭(klaxon)之外,还能不取决于驾驶员的意愿而进行动作以通知本车辆的存在。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行驶状态检测单元,该行驶状态检测单元检测并输出本车辆的行驶状态;报警音产生单元,该报警音产生单元基于所检测的行驶状态,向车外发出声音;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对驱动报警音产生单元进行控制,且为了向本车辆周边的行人通知汽车在接近,能发出报警音、发动机音等,并且公开了利用电喇叭或扬声器作为报警音产生器。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内容:当本车辆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来行驶时,通过发出与音频信号相关的声音,从而使行人听到并识别出汽车在接近。公开了一般利用纸盆扬声器(移动线圈型)的扬声器阵列作为发出声音的发音器。
此外,作为扬声器装置,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压电扬声器。该压电扬声器是在压电体(压电元件)的两个面上形成电极、对压电体施加声音信号电压的高阻抗压电扬声器,将具有安装凸缘部的框架、弹性振动板、压电振动板、盘状减振器(damper)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并且公开了以下内容等:利用该扬声器装置来获得平坦的频率特性,并且利用机械振动类结构来改善低频界限及声压频率特性,获得性能也较佳的扬声器装置。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振动致动器,该振动致动器装载于寻呼机(pocket bell:袖珍铃)用或便携式电话等移动体通信设备,并且具有产生振动的功能。该振动致动器在含有永磁体的磁路中的空隙中配置有线圈,该永磁体与减振器之间存在空隙且安装于中心轴上。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内容等:相对于线圈,将磁路配置成同心圆状并且可动地支承,且中心轴具有垂直于轴向延伸而与减振器相抵接的防脱部,该防脱部形成有阶梯差以与减振器相抵接、阶梯差的剖面形状呈圆弧状。
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面板式扬声器安装结构,该面板式扬声器安装结构使便携式电话的面板振动以用作扬声器。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以下内容:将激励器安装到面板上,在面板和壳体之间,利用以PET等薄膜或丙烯酸类等粘接材料夹住连续发泡体的悬挂架来进行支承。且公开了以下内容:根据该结构,用防水性膜密封了面板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因此,能防止水分从间隙进入。此外,还记载了以下内容:由于将连续发泡体用作弹性材料,因此,作为扬声器的声压不会减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平11-278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10-228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333692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8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