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80004575.5 | 申请日: | 2011-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6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清孝;星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B21B1/38;B21B3/00;C22C38/00;C22C38/5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轧制生产率高、低温韧性优异的焊接结构用厚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造船、建筑、油罐、海洋结构物、管线管等焊接结构物中使用的厚钢板为了抑制结构物的脆性断裂,要求低温韧性,特别是使用屈服应力为315MPa~550MPa、板厚为10mm~40mm的厚钢板的情况逐渐增多。
一般情况下,在轧制工序中,通过在被称为γ未再结晶温度区域的750~850℃左右的低温下实施轧制,使晶粒变细,由此来提高低温韧性。
以往,关于使厚钢板的低温韧性提高的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有专利文献1~5公开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板厚为40mm以上的脆性龟裂的止裂性优异的钢板。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规定了钢板内的维氏硬度的加工性优异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下述的材质不均少的钢材的制造方法,其将精轧中的最终第5道次结束至最终第4道次前的开始为止的道次间时间设为30秒以上、将最终第4道次前至最终道次为止的各道次间时间设为15秒以下。
在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下述方法:在各轧制道次中以满足规定的轧制温度与压下率的关系的方式设定轧制条件,最大限度地享受再结晶γ晶粒的微细化和未再结晶轧制的效果,使最终组织微细化,从而制造具有优异的强度/韧性的钢板。
在专利文献5中记载了下述方法:使用2台轧制机,按道次间为5秒以内进行连轧,促进再结晶,将未再结晶区域中的累积压下率设为70%以上,由此制造强度、韧性优异的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2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93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249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269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181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5中存在下述问题点。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必须是板厚厚的部位处的低温轧制(CR)。若实施低温轧制,则能使晶粒变细,低温韧性提高。但是,若进行低温轧制,则在高温轧制结束后,产生等待温度降低的时间,因此,轧制生产率降低。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必须是低温轧制,因此,生产率低。进而,作为对象的钢板是屈服应力为6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对于本发明的作为对象的屈服应力为315MPa~550MPa、板厚为10mm~40mm的厚钢板,由于显微组织不同,因此无法应用。
如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制造方法那样,若将道次间时间设为30秒以上,则根据本发明人们的研究结果可知,再结晶γ粗大化。
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制造方法由于通过表面温度来管理轧制温度,因此不仅材质不均大,而且由于未规定到再结晶为止的时间,因此,难以得到再结晶γ晶粒的微细化。
像专利文献5中记载的制造方法那样使用2台轧制机的连轧在设备上的限制大,不实用。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能改善现有技术的因需要低温轧制而引起的生产率的低下、进而能应用于屈服应力为315MPa~550MPa、板厚为10mm~40mm的厚钢板的、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材质不均小、低温韧性优异的焊接结构用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以即使不进行低温轧制、仅通过高温轧制也能将组织微细化的厚钢板的制造方法作为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们对厚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是,发现了即使通过被称为γ再结晶温度区域的850~950℃左右的高温下的轧制、也能利用由γ的再结晶带来的微细化、能使组织微细化的制造条件,从而实现了能兼顾轧制生产率和低温韧性的厚钢板的制造方法。
具体而言,在热轧的后段(以下也称为“后段轧制”。此外,以下也将热轧的前段称为“前段轧制”。)中,使每1道次的压下率比以往的制造大,将道次间时间最适化。若使每1道次的压下率增大,则道次数减少,因此,生产率提高。在以往的γ未再结晶温度区域下的低温轧制中,由于轧制反作用力增大,因此,压下率被抑制在低于10%。
但是,根据本发明人们的研究可知,在γ再结晶温度区域的高温轧制中,将压下率设为10~25%,进而通过将道次间时间设为3~25秒,从而能利用由γ的再结晶引起的微细化,能使组织微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45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