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氏体系不锈钢有效
申请号: | 201180003390.2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伊势田敦朗;西山佳孝;濑户雅浩;山本里己;平田弘征;野口泰隆;吉泽满;松尾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54;C22C38/52;C22C38/48;C22C38/42;C22C38/50;C22C38/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 不锈钢 | ||
1.一种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含有Cr:15.0%~23.0%、Ni:6.0%~20.0%,表层部覆盖有平均厚度5μm~30μm的高能量密度的加工层。
2.一种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该奥氏体系不锈钢具有如下化学组成:
以质量%计,含有C:0.02%~0.15%、Si:0.1%~1.0%、Mn:0.1%~2.0%、Cr:15.0%~23.0%、Ni:6.0%~20.0%及N:0.005%~0.3%及从Co:0.8%以下、Cu:5.0%以下、V:1.5%以下、Nb:1.5%以下、sol.Al:0.05%以下及B:0.03%以下中选择的1种以上,剩余部分由Fe及杂质构成,
作为杂质的P是0.04%以下,作为杂质的S是0.03%以下,
并且表层部覆盖有平均厚度5μm~30μm的高能量密度的加工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取代Fe的一部分,含有从下述的第1组及第2组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元素,
第1组:Ca:0.2%以下、Mg:0.2%以下、Zr:0.2%以下及REM:0.2%以下,
第2组:Ti:1.0%以下、Ta:0.35%以下、Mo:4.0%以下及W: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700℃时的10000小时的平均蠕变断裂强度是85MPa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奥氏体结晶粒度编号是7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工层的厚度是如下所述的厚度:将奥氏体系不锈钢在650℃~750℃的范围加热10分~10小时后,对包括加工层在内的截面进行研磨,在5%~20%铬酸溶液中对研磨面进行电解蚀刻,利用之后的显微镜观察该电解蚀刻后的研磨面,该电解蚀刻后的研磨面显现出浓淡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特征在于,
该奥氏体系不锈钢用作耐热构件。
8.一种奥氏体系不锈钢钢管,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339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银花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