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在多个通信电路之间共享的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80000803.1 | 申请日: | 201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4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邱显期;叶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信 电路 之间 共享 天线 无线通信 装置 | ||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一频带的第一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
第二通信电路,用于依据工作于第二频带的第二无线通信协议处理信号,其中该第二无线通信协议不同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协议;
天线,共享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
组合器,具有耦接至该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该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该天线的第三端口,该组合器包含:
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该天线与该第一通信电路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
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用于允许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提供该天线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无线通信协议遵从调频广播规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无线通信协议遵从蓝芽规格、无线局域网络规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规格、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规格、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规格、宽带码分多址存取规格、以及数字视频广播规格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利用高通或带通电路实施,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利用低通或带通电路实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包含电容器,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包含串接的两个电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更包含:
至少一陷波滤波器,具有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端口及参考电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使除了具有截止带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的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该截止带至少与该第一频带重叠。
7.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第一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一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一通信操作;
第二通信电路,于具有第二阻抗值的阻抗匹配需求下执行第二通信操作,其中该第一阻抗值大体为50奥姆,该第二阻抗值远高于该第一阻抗值;
天线,共享于该第一通信电路与该第二通信电路之间;以及
组合器,具有耦接至该第一通信电路的第一端口、耦接至该第二通信电路的第二端口、以及耦接至该天线的第三端口,用于提供该第一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一信号路径以及该第二端口与该第三端口之间的第二信号路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阻抗值遵从调频广播规格。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抗值遵从蓝芽规格、无线局域网络规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规格、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规格、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规格、宽带码分多址存取规格、以及数字视频广播规格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通信操作被执行以处理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该第二通信操作被执行以处理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及该组合器包含:
第一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一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一阻挡元件的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以及
第二阻挡元件,配置于该第二信号路径,用于允许该第二频带中的信号组分通过,并阻挡或衰减通过该第二阻挡元件的该第一频带中的信号组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阻挡元件利用高通或带通电路实施,而该第二阻挡元件利用低通或带通电路实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器更包含:
至少一陷波滤波器,具有分别耦接至该第二端口及参考电压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用于使除了具有截止带频率的信号组分之外的所有信号组分通过,其中该截止带至少与该第一频带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800008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缸套浇注方法以及缸套
- 下一篇:电力线通信网络上的智能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