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6781.0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0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嘉峰;吴晨;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23/10 | 分类号: | G01L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6217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动态 压力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流压力测量领域,涉及到一种小型官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航空发动机整机和部件试验中常用由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构成的动态压力测量方法,即“外置安装”结构形式的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的原理是动态压力信号通过内径为Φ4mm的压力管腔传递到PCB压力脉动传感器,传感器将压力脉动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传递到数采系统,数采系统将电压信号处理成时域信号,存储于计算机中。为避免PCB压力脉动传感器感受管腔内的驻波,需要连接20m长黄铜材质的半无限长管消除压力反射波。该方法的缺点是结构尺寸大,测量截面仅限于试验件流道面积较大的区域,如进口和出口截面;测量参数和范围小,无法实现对稳态压力值和高温区域动态压力的测量;成本消耗大,20m黄铜材质的半无限长管浪费资源。
为改善原测试结构的缺陷,将“外置安装”结构形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小型化压力管腔和小型化半无限长管内径保持在Φ2mm和Φ2mm以下范围,动态压力传感器采用超小型压阻式传感器。该方法的缺点是机械加工较为复杂,容腔效应无法避免,容易造成管腔固有频率的下降;选用超小型动态压力传感器,电压引线纤细,容易折断,拆装不方便;为整套系统标定的正弦压力校准台能够标定的频率范围只能在2kHz以下,制约了对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在高频响范围频域特性的认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能够弥补动态压力传感器使用环境(如结构尺寸,振动,高温等)受限的缺陷,满足航空发动机整机和部件试验中不同区域的测试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由小型化压力管腔1、转接座2、动态压力传感器3、小型化半无限长管4、Genesis数采系统5、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计算机7组成,所述小型化压力管腔1连接于转接座2,动态压力传感器3一端位于转接座2侧面,尾端连接到Genesis数采系统5,小型化无限长管4一端连接于转接座2,另一端链接到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所述Genesis数采系统5及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连接至计算机7。
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3内的感压膜片垂直于气流压力传播方向。
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3内设置有惠更斯桥路。
所述转接座2上设置有冷却水通道11。
所述转接座2上的冷水通道11数量为1个或2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弥补动态压力传感器使用受到环境,如结构尺寸,振动,高温等限制等缺陷,通过压力管腔的优化设计和动态压力传感器的优选,满足航空发动机整机和部件试验中不同区域的测试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图3冷却水通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小型化压力管腔,2-转接座,3-动态压力传感器,4-小型化半无限长管,5-Genesis数采系统,6-DPS电子压力扫描阀,7-计算机,11-冷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至图3。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由小型化压力管腔1、转接座2、动态压力传感器3、小型化半无限长管4、Genesis数采系统5、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计算机7组成,所述小型化压力管腔1连接于转接座2,动态压力传感器3一端位于转接座2侧面,另一端连接到Genesis数采系统5,小型化无限长管4一端连接于转接座2,尾端链接到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所述Genesis数采系统5及DPS电子压力扫描阀6连接至计算机7。小型管腔动态压力测试系统是将流道内的动态压力信号通过外表面光滑、易于弯折的、内腔无毛刺、无台阶的小型化压力管腔1引出,小型化压力管腔1能够承受一定的气动冲击力和振动应力,其强度条件满足《航空发动机测试探针设计指南》和《探针强度数值仿真专用软件》的技术要求。
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3内的感压膜片垂直于气流压力传播方向。
所述动态压力传感器3内设置有惠更斯桥路。
如图3所示,所述转接座2上设置有冷却水通道11。
所述转接座2上的冷水通道11数量为1个或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6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