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碳化硅表面处理的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6627.3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波;袁媛;王雅玡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16/32 | 分类号: | C23C16/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碳化硅 表面 处理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水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ECR-PEMOCVD(碳化硅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系统进行碳化硅表面氢等离子体处理后,由于处理温度较高碳化硅1000℃以上碳化硅,若将碳化硅晶片直接取出,碳化硅表面容易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影响碳化硅器件的性能。由于原来的系统支架部分缺乏冷却装置,若晶片自然冷却,需要12个小时以上,容易被空气污染且影响工作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碳化硅表面处理的水冷却装置,以实现碳化硅晶片的快速冷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碳化硅表面处理的水冷却装置,它有冷却室,冷却室内有环状的中空托架,中空托架与推臂固定在一起,中空托架内腔两端分别与推臂内的隔板分隔出的进水腔体、回水腔体的内腔相连通,进水腔体的一侧有阀门。
采用上述结构的水冷却装置,可在短时间内实现碳化硅晶片的冷却,降低了碳化硅被污染的几率,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使用方法。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用于碳化硅表面处理的水冷却装置,它有冷却室碳化硅1碳化硅,冷却室内有环状的中空托架碳化硅2碳化硅,中空托架与推臂碳化硅9碳化硅固定在一起,中空托架内腔两端分别与推臂内的隔板碳化硅4碳化硅分隔出的进水腔体碳化硅6碳化硅、回水腔体碳化硅7碳化硅的内腔相连通,进水腔体的一侧有阀门碳化硅8碳化硅。
使用时,将进水腔体与自来水管连通在一起,托盘碳化硅3碳化硅放置在中空托架上。待碳化硅晶片经过碳化硅表面氢等离子体处理后,推动推臂,使得中空托架进入冷却室,打开阀门碳化硅8碳化硅。自来水经进水腔体内腔、中空托架内腔、回水腔体内腔流动,可在30分钟内快速降低托盘温度,进而降低碳化硅晶片温度,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
显然,在冷却室上有中空托架的进出口碳化硅5碳化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职业学院,未经滨州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6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埋地钢质管道风光电互补网络式防腐系统
- 下一篇:溅镀防绕射托盘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