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瞌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5629.0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4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恒;陆家梁;林伯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2000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瞌睡 装置 | ||
1.一种防瞌睡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取像单元;控制模块及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具有底面,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应地设置;第一取像单元具有第一壳体,由第一旋转构件结合于第一侧面及第一摄影机,用以撷取驾驶者之脸部影像;控制模块至少具有一影像辨识单元,电讯连接于第一摄影机用以读取脸部影像并加以辨识驾驶者是否进入打瞌睡状态,并产生警示讯号;警示装置电讯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模块,警示装置读取警示讯号以产生警示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面为一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为圆弧面且对应于第一侧面之第一壳体亦为圆弧面且两者相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相对于第一侧面之另一侧具有第一板面,又第一摄影机设置于第一板面之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面具有第一透光部,又第一透光部内侧设有复数颗红外线LED,电讯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模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面具有第二透光部,又第二透光部内侧设有警示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面具有第一按钮,电讯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二取像单元,其具有第二壳体,藉由第二旋转构件结合于第二侧面及第二摄影机,其电讯连接且受控于控制模块,第二摄影机用以撷取车辆行驶时之前方影像,并传送至该控制模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二侧面之另一侧具有第三板面,又第二摄影机设置于第三板面之内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侧面为圆弧面且对应于第二侧面之第二壳体亦为圆弧面且两者相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面具有第三透光部,又第三透光部内侧设有复数颗红外线LED,电讯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模块。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面具有第四透光部,又第四透光部内侧设有该警示装置。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板面具有第二按钮,电讯连接且受控于该控制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影像辨识单元系辨识该驾驶者其眼部之开眼及闭眼状态以判断其是否进入该打瞌睡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影像辨识单元系辨识该驾驶者其脸部摇摆状态以判断其是否进入该打瞌睡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警示装置系设置于车辆之内部或外部。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瞌睡装置,其特征在于,警示装置为警示灯或声音警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由田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以太网实时点对点电能表集中抄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误登杆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