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弹簧支架及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5408.3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8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刚;周文件;沈南;王松;孙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54;F16M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 地址: | 10002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弹簧 支架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弹簧支架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模态试验中,通常需要使用支撑装置将车身支撑起来,为保证车身模态试验的精确性,支撑装置与汽车车身需要稳固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空气弹簧作为支撑装置,在进行车身模态试验时,直接将车身放置在空气弹簧上,由于空气弹簧的上表面通常是平滑的金属板,因而车身与空气弹簧之间的连接并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支架及支撑装置,使得空气弹簧与汽车车身之间能够稳固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弹簧支架,包括:
一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包括:
固定设置于空气弹簧上表面的支撑面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上表面的车身支撑结构。
可选的,所述车身支撑结构包括两排凸块,所述两排凸块之间形成一用于固定车身下边梁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支撑面板上设置有多排能够调整所述两排凸块之间间距的用于固定所述凸块的螺栓孔位。
可选的,所述凸块与所述支撑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面板与所述空气弹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空气弹簧支架还包括:
一下部支架,所述下部支架包括:
固定设置于所述空气弹簧下表面的至少两个支撑柱;以及
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下方的接地板,所述接地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空气弹簧的下表面的尺寸。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接地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空气弹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
空气弹簧以及上述空气弹簧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上部支架,能够使得空气弹簧与汽车车身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使用下部支架,能够使得空气弹簧稳固固定于地面上。
上部支架上的凸块之间的间距可调,适用于多种车型。
下部支架的高度可调,适用于不同车身高度要求的车身模态试验。
下部支架为中空结构,使得位于空气弹簧底部的充气口可以曝露出来,便于空气弹簧的充气和放气。
空气弹簧支架便于拆装,省时省力。
结构简单,便于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面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支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空气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该空气弹簧支架包括:
一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用于连接车身与一空气弹簧200,该上部支架包括:固定设置于空气弹簧200上表面的支撑面板10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面板101上表面的车身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板101的形状为圆盘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板101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所述支撑面板101与所述空气弹簧200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身支撑结构包括两排凸块102,所述两排凸块102之间形成一用于固定车身下边梁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每一排的凸块102的个数为两个,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排的凸块102的个数也可以仅为一个,或者多于两个。
所述凸块102与所述支撑面板10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直接焊接在所述支撑面板101上,又或者,也可以与所述支撑面板101一体成型而成。
当所述凸块102与所述支撑面板101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时,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面板101上设置多排能够调整所述两排凸块102之间间距的、用于固定所述凸块102的螺栓孔位1011,以适用于多种车型。
所述车身支撑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面板101为一较厚的面板,所述车身支撑结构为直接在所述支撑面板101上形成的一用于固定车身下边梁的凹槽103。
所述上部支架可以采用钢材或者其他强度较大的材质制成,从而使得空气弹簧支架具备一定的强度与硬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