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刻痕钢丝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5404.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0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3 | 分类号: | E04C5/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刻痕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结构,尤其是一种表面带凹痕的刻痕钢丝。
背景技术
混凝土构件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的预应力部件,为了增加构件的抗压、抗震等力学性能,预应力构件中大都使用预应力钢丝或者钢绞线作配筋。配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的好坏是决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高抗压、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都采用外表为圆滑的光圆钢丝或者由以上钢丝拧制而成的钢绞线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配用主筋,但是上述的配用主筋存在一些缺陷或者问题。光圆钢丝表面是光滑的,因此与混凝土结合后产生的握裹力较小;光圆钢丝拧制而成的钢绞线,仅靠光圆钢丝之间的非有效解除的摩擦力产生对混凝土构件的回压应力,极易产生芯丝边部滑移回缩,致使芯丝应力减少或者完全失去应力,制约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同时也会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圆钢丝或者光圆钢丝制成的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小,制约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的缺陷,提供一种刻痕钢丝,增加钢丝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提高连接强度,同时延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刻痕钢丝,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两排刻痕,刻痕形成的排与排之间相对钢丝本体的轴线对称,每一排上的刻痕相互间隔,间隔的长度为刻痕长度的3-6倍。至少两排刻痕增加钢丝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并能延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排与排相对钢丝本体轴线对称,且刻痕之间的间距受到控制,一般为刻痕自身长度的3-6倍,使得钢丝本体表面不会形成密集的刻痕,保持钢丝本体自身的强度。
作为优选,钢丝本体的直径为2.9mm-4.5mm,刻痕的长度为1.5-2.5mm,刻痕的深度为0.05-0.1mm,刻痕的最大宽度为1.0mm。钢丝本体的直径较小,使用向内凹的刻痕,但是该刻痕不能降低钢丝本体自身的性能。
作为优选,刻痕的形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刻痕形成的排与钢丝本体的轴线平行。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刻痕周边为圆弧形,能减小应力集中;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点状、或者锯齿形。
一种方案: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的两排刻痕,钢丝本体同一径向位置处的刻痕对称。
另一种方案: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的两排刻痕,钢丝本体同一径向位置处的刻痕错开。这是两排刻痕的变化方案。
第三种方案: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三排平行的刻痕。
作为优选,同一径向位置处的刻痕两两错开。刻痕两两错开,防止同一径向位置上的刻痕削弱钢丝本体自身的强度。
第四种方案: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四排平行的刻痕。
作为优选,四排刻痕中,相对的两排上的刻痕相对钢丝的轴线对称,钢丝本体上同一径向位置上的相邻的两刻痕错开,且该相邻的两刻痕错开后相对钢丝本体轴线投影具有一段重合的部位。为防止刻痕对钢丝本体造成削弱,相邻的两刻痕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钢丝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刻痕,增加刻痕钢丝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并能延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和寿命;刻痕形成的排相对钢丝本体轴线平行,且同一排上的刻痕之间的间距为刻痕自身长度的4-6倍,不会对刻痕钢丝的强度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所示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1、钢丝本体,2、刻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刻痕钢丝(参见附图1),钢丝本体1的直径为2.9mm,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排平行的刻痕2,两排刻痕相互之间间隔180°且相对钢丝本体的轴线对称布置。
刻痕呈椭圆形,椭圆的长轴的长度为2mm,刻痕的深度为0.05mm,刻痕的短轴的长度为1.0mm。钢丝本体上同一径向位置上的刻痕对称,同一排上的刻痕相互隔开,间隔的距离为4mm。
实施例2:一种刻痕钢丝(参见附图2),钢丝本体1的直径为2.9mm,钢丝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两排平行的刻痕2,两排刻痕间隔180°且相对钢丝本体的轴线对称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浙锚预应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