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面保护垫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4908.5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林;刘祥平;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琴林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300 山东省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面 护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适用于保护创面的保护垫。
【背景技术】
外伤或者褥疮等皮肤创口,在恢复过程之中如果受到压迫,影响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会延长创面恢复时间,增加患者痛苦。此外,褥疮和皮肤病等治疗,大多用外用药膏涂抹在病灶处,表面没有敷料的覆盖,药物易蹭在衣物或者卧具上,即浪费药物,又影响药物的有效吸收,而且涂抹药物不方便、不及时,使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创面保护垫,以解决了外伤、褥疮或者具有皮肤病创面的患者外用药物吸收差,不卫生,涂抹药物不方便、不及时,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创面保护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凸股、底面、绑缚带和双面胶贴,所述的凸股连接在底面上表面的边缘,与底面形成了凹窝,所述的双面胶贴位于凸股的上表面,所述的绑缚带位于底面的下表面。
还包括辅料囊,放置在所述的凹窝内。
上述底面为防水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更换、携带方使,采用双面胶固定在皮肤上,牢固,活动时不移动;
2、凸股可以由蚕丝和脱脂棉绒织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透气性,使患处增加干爽感,在保证保护垫对创口覆盖面积的基础上,又能在气温高的情况下减少保护垫与创面接触面积,减缓保护垫使用的焖热感;
3、制作成本低,使用时间长,可连续使用24小时,不存在过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凸股1、底面2、绑缚带3和双面胶贴4,所述的凸股1连接在底面2上表面的边缘,与底面2形成了凹窝5,所述的双面胶贴4位于凸股1的上表面,所述的绑缚带3位于底面2的下表面。底面2为防水底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辅料囊,放置在所述的凹窝5内。辅料囊可以内置冰袋、湿敷袋、热敷袋或者药物袋,用于对创面的辅助治疗。该辅料囊图中未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琴林,未经王琴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49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褥疮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科用基台取出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