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箔纸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4062.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禄;杨润定;何道明;徐玉林;谭天兵;宋正涛;崔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12 | 分类号: | B41K3/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叶琦玲 |
地址: | 550003***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纸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行业软盒包装机组领域,尤其是涉及包装机组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草行业中,常用的软盒包装机组中的铝纸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铝纸输送装置包括铝纸卷1,铝纸传动装置2,铝纸导纸辊组3和铝纸方向导引装置4。其中铝纸传动装置2包括铝纸传动齿轮25和铝纸传动轮轴26;铝纸导纸辊组3由多根导纸辊组成,导纸辊从铝纸卷1开始沿着铝纸运行方向依次编号为第一导纸辊、第二导纸辊、第三导纸辊等等;铝纸方向导引装置4包括牵引辊27和胶辊28。该铝纸输送装置运行时,铝纸传动齿轮25和随主机逆时针旋转,由铝纸传动轮轴26带动铝纸牵引辊27逆时针旋转,由于铝纸牵引辊27和胶辊28紧密接触,胶辊28作顺时针转动,铝纸导纸辊组3上的铝纸在铝纸牵引辊27和胶辊28摩擦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铝纸导纸辊3拉动铝纸卷1做顺时针转动,达到铝纸松卷的目的。
在产品生产中,需要在铝箔纸上打上钢印以达到产品的追溯要求。因此需要在铝纸传输装置上附加钢印打印装置。目前使用的钢印打印装置如图2所示:在铝纸导纸辊组3的第三导纸辊处设置一个压胶辊29,该压胶辊29通过拉簧30与第三导纸辊紧密接触。一体钢印31通过钢印安装孔32设在第三导纸辊上,铝纸经过第三导纸辊上设置的钢印时,通过拉簧控制使钢印压制到铝箔纸上。
上述铝箔纸打印装置的钢印设置在第三导纸辊上,用钢印压紧滚压在铝纸钢印位置,一体钢印由于触面大,压胶辊29采用拉簧控制,拉力不均匀,造成钢印打印不清晰,并有铝纸打烂现象。这样的包装售出后,会误认为是“假烟”而受到投诉和市场反馈,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社会信誉。
并且采用一体钢印,不能单独更换班次,月份,跨月则需要更换整个钢印,造成钢印浪费,钢印安装在第三导纸辊上,导纸辊要配套轴才能安装钢印,待铝辊磨损后,配套轴就不能使用,造成铝滚传动轴浪费。
由于每月钢印需要更换,钢印固定孔与钢印滚轮插孔都要修磨配套才能安装到位,每次更换班次,需要要把整个多字连体钢印取下,造成更换困难,调整时间长。而且根据工艺要求现在铝纸钢印要求每班必须更换,造成的生产影响就更大,调整不当造成的隐患就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钢印打印位置受力不均导致铝箔纸打印装置打字模糊或者打烂铝纸的现象,提供一种高质量的钢印打印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钢印数码是独立安装的,数字可以局部更换,减少钢印的使用量。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简化钢印更换操作,并延长钢印打印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铝箔纸打印装置,包括钢印辊,设于钢印辊一端的钢印,以及设于钢印辊另一端使打印辊与导纸辊紧密接触的气缸组件。
其中,所述钢印辊为铝辊或包胶辊。所述钢印辊的周长为一包烟的单张铝箔纸长度。附近设置铝纸打印辊的导纸辊为铝辊或包胶辊。
其中,附近设置铝纸打印辊的导纸辊为第三导纸辊。
在钢印辊设置钢印的一端设有与该钢印辊固接的钢印架,所述钢印与钢印架嵌合。更进一步还包括一个紧固于钢印架外侧的盖板。
所述钢印为单体结构,每个钢印对应一个代码,即一个数字或字母。更进一步的,所述钢印为楔形结构。
所述钢印略高于钢印辊外周。进一步的,所述钢印高于钢印辊的外周0.2mm。
在钢印辊和气缸组件之间设置偏心轮,偏心轮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第一偏心轴与气缸组件相连,第二偏心轴与钢印辊固定。
在钢印辊内设置轴承,偏心轮的第二偏心轴通过轴承与钢印辊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气缸组件设在滑块架上,可以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其上,气缸组件包括气管,与气管相连的气缸顶杆,以及位于气缸顶杆下方的滑块,滑块通过弹簧固定到滑块架底板上,所述打印辊与滑块固接,当所述气管通入压缩空气时,气缸顶杆往下运动,顶动滑块,滑块带动钢印辊连同整个打印辊向下运动,钢印与导纸辊紧密接触完成打印;当停止通入压缩空气时,气缸顶杆收回,滑块受弹簧的作用力带动钢印辊连同整个打印辊向上运动复位,此时打印辊与导纸辊存在一个距离,可轻松实现更换铝纸和钢印代码的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4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