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端子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3987.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珩;梁鹏;程波;王林;冷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端子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端子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基本上铅酸状态电动车采用的电池端子护套(或注塑)只能解决部分防水、防尘作用,不能完全做到防水防尘,当车辆经过水坑或淌水路面时,水或泥浆飞溅到电池端子上可能造成车载电池短路,可能引发电缆起燃,造成不必要的危险甚至人身伤害。
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新型的电池端子护套,能够提高其密封效果,满足防水防尘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密封效果,满足防水防尘需要的电池端子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端子护套,包括一用于容纳端子头部的本体,以及与本体相联接的端子插入通道;
所述本体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一与端子头部相适形的扁平状空腔,所述扁平状空腔与端子插入通道相连通,用于容纳电池端子并对其进行固定;
所述本体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上设置有一与扁平状空腔垂直连通的螺栓固定孔,所述下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端子面接触孔,所述螺栓固定孔与端子面接触孔的中心重合;
所述下部的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直径不同的O型圈,所述O型圈按照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端子面接触孔为中心依次嵌套排列。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上部还设置有可开合的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对螺栓固定孔的开孔进行封闭;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上部与端盖之间采用齿形咬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端子面接触孔的孔径大于螺栓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本体采用圆形柱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本体和端子插入通道为通过注塑形成的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O型圈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护套与蓄电池的接触面上采用了多个O型圈,通过螺栓连接后,可以与电池本身表面材料完全贴合,电池外露的连接柱完全与外界隔绝,达到了极佳的防水防尘效果,同时完全隔绝外露金属,可防止人员触碰高压造成危险;
2、端盖与本体之间采用齿形咬合,连接可靠,同时拆卸更为容易,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端盖与本体上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端子护套,包括一用于容纳端子头部的本体1,以及与本体1相联接的端子插入通道2;本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一与端子头部相适形的扁平状空腔,所述扁平状空腔与端子插入通道2相连通,用于容纳电池端子并对其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本体采用圆形柱状结构。
所述本体包括上部11和下部12,在上部11上设置有一与扁平状空腔垂直连通的螺栓固定孔13,在下部的端面上设置有端子面接触孔14,螺栓固定孔13与端子面接触孔的中心重合;端子面接触孔的孔径大于螺栓固定孔,其孔径是螺栓固定孔的3倍以上,从而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实现良好导电。
在下部的端面上12上还设置有3个直径不同的O型圈4,O型圈4按照直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以端子面接触孔为中心依次嵌套排列。通过设置多个O型圈,本护套内部的端子通过螺栓与蓄电池连接后,可以与电池本身表面材料完全贴合,电池外露的连接柱完全与外界隔绝,避免外界人员接触,同时达到极佳的防水防尘效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体1的上部11还设置有可开合的端盖5,所述端盖5用于对螺栓固定孔的开孔进行封闭。进一步提高其防水、防尘效果。
如图3所示,作为进一步的改进,端盖5与本体上部11之间采用齿形咬合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上部和端子插入通道为通过注塑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上部、下部和端子插入通道均采用PE材质,具有弹性,保证端面贴合紧密。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9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纺轴承芯轴铣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药棉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