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3527.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3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20/00 | 分类号: | F15B2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夏烨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换向 系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车辆的转向装置通常采用电机进行驱动,但对于重型车辆,如起重机械或者坦克等车辆,由于车辆本身重量很大,用电机驱动无法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为此通常采用液压驱动。但是,现有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也存在一旦有故障出现导致液压油路堵塞进而损坏整个系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现故障时能起到自我保护的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1.1和定量柱塞马达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球阀4.5、梭阀4.6、主溢流阀4.1、先导溢流阀4.2和先导方向控制装置;
所述主溢流阀4.1在阀腔中具有阀芯,所述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弹簧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复位的弹簧,所述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作用下被阀芯封堵隔开的下第一油口和下第二油口;
所述主溢流阀4.1的下第一油口、球阀4.5的C进油口、梭阀4.6的A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1.2的左侧的第一油路上,所述主溢流阀4.1的下第二油口、球阀的D进油口、梭阀4.6的B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1.2的右侧的第二油路上;
所述梭阀4.6的P出油口恒定引低压油通过主溢流阀4.1的上第一油口进入阀弹簧腔,所述球阀4.5的M出油口恒定引高压油经节流阀5.1连接到主溢流阀4.1的上第二油口;并经所述主溢流阀4.1的卸油口、节流阀5.2将系统高压油连接到先导溢流阀4.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能进行自我保护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先导方向控制装置3,形成回路的变量柱塞泵1.1、定量柱塞马达1.2以及球阀4.5、梭阀4.6、主溢流阀4.1和先导溢流阀4.2。
其中,回路包括位于定量柱塞马达1.2左侧的第一回路100和位于定量柱塞马达1.2右侧的第二回路200。
主溢流阀4.1在阀腔中具有阀芯,阀腔上部具有连通到阀腔内的上第一油口、上第二油口、卸油口以及将所述阀芯向下顶的弹簧,阀腔下部具有在弹簧抵顶下被阀芯封堵的下第一油口、下第二油口、下第三油口。
球阀4.5具有C进油口、D进油口和M出油口,通过其内钢球的滚动,可以分别实现C进油口和M出油口的连通或者D进油口和M出油口的连通。
梭阀4.6具有A进油口、B进油口和P出油口,其两端通过感知油压大小并进行比较来决定是A进油口和P进油口连通还是B进油口和P出油口进行连通。
主溢流阀4.1的下第一油口、球阀4.5的C进油口、梭阀4.6的A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1.2的左侧的第一油路上,主溢流阀4.1的下第二油口、下第三油口、球阀的D进油口、梭阀4.6的B进油口均连通到定量柱塞马达1.2右侧的第二油路上。
梭阀4.6的P出油口连通到主溢流阀4.1的上第一油口,球阀4.5的M出油口经节流阀5.1连接到主溢流阀4.1的上第二油口;主溢流阀4.1的卸油口经节流阀5.2连接到先导溢流阀4.2、电磁旁通阀4.3和机械操作旁通阀4.4。
在变量柱塞泵1.1上还并联一对相对设置的单向阀2.1,其中两个单向阀2.1的进油口相互连接并连接到油箱处的油泵6.1和低压安全阀8,两个单向阀2.1出油口分别连接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油泵6.1的出口处设有相互并联的过滤器6.11和单向阀6.12。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换向系统保护装置,其工作方式如下:
变量柱塞泵1.1在电机带动下进行转动,通过控制变量柱塞泵1.1中斜盘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进而可以实现液压油(高压油)是从左侧的第一油路进入定量柱塞马达1.2还是从右侧的第二油路进入定量柱塞马达1.2,从而控制定量柱塞马达1.2的输出轴的转动方向,进而达到转向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