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沼气的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573382.9 申请日: 2011-12-31
公开(公告)号: CN202595070U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计建炳;刘学军;高升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0L3/10 分类号: C10L3/10
代理公司: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代理人: 王兵;黄美娟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净化 沼气 设备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净化的设备,具体地说是将沼气进行除尘、脱硫化氢、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方法和设施。净化后的沼气可以作为车用燃气或灌输天然气入网使用,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农林废弃物利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二)背景技术

生物质通过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气,或称生物燃气,其甲烷含量大约为65%,另外含有30~35%的二氧化碳、1~12g/L的硫化氢和少量水分、有机硫、氧气等。硫化氢不仅有毒,而且会对设备、管道造成腐蚀;CO2含量高降低了沼气的热值;导致沼气的使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如果对沼气进行净化处理,使其满足车用燃气的标准(二氧化碳体积分数<3%、氧气体积分数<0.5%、硫化氢质量浓度<15mg/L,则高位热值可以达到31.4MJ/Nm3)和管输天然气的标准,可以供交通等领域的内燃机使用,或者直接输入到天然气输送管路。高效利用净化后的沼气,可以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欧洲许多国家的沼气净化已经进入了产业化应用阶段,并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主。生物燃气的绿色、清洁、环保等特性使欧盟国家越来越多的使用生物燃气。德国2009年有30家沼气工厂提纯1.8亿立方米的生物甲烷,纯化至符合天然气标准,进入天然气管网,供应50000个家庭生物燃气和车用燃气。瑞典沼气年总产量折合1.3亿立方米天然气当量,占燃气消费总量的13%,全国有98个生物燃气加气站,13407辆轿车、369辆重型车和760辆巴士使用生物燃气,同时瑞典还拥有世界上第一辆沼气火车。

我国已经有一些沼气净化方面的专利,如:孙法雄等申请了“利用沼气生产汽车燃气新工艺”(申请号:200710054335.1),采用碱性液体和螺旋管处理沼气中的CO2、H2S,然后经过除湿得到车用燃气,但是需要消耗碱液,成本高,也没有对氧气进行脱除。潘文智申请了“沼气脱硫装置”(申请号:201010103812.0),采用循环脱硫液将沼气中的硫化氢降到了10ppm以下。贺少君申请了“沼气制备无硫天然气的方法及其装置”(申请号:200910105224.8),包括分离器、脱硫塔、加压装置、吸收塔、冷却脱水装置以及精滤器,依次经过脱杂质、脱硫、脱二氧化碳、脱水,得到无硫天然气。王洪升等申请了“沼气净化压缩替代汽车燃油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号:CN201227990Y),采用先脱硫、再脱碳、最后干燥的净化步骤,灌装于低、中、高压储气井。但是这些专利基本上都没有除氧装置,不能对沼气中携带的氧气进行脱除。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沼气净化技术不能脱除氧气的缺点,提供一种将沼气中的尘土、硫化氢、二氧化碳、氧气和水分脱除的净化沼气的设备,以便于高效、洁净利用沼气中的甲烷气体。

沼气净化的设备,依次连接有用于输送沼气的风机1、第一过滤器2、生物脱硫罐3、用于增加流道内气压的第一压缩机5、缓冲罐6、吸收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填料塔7、冷干机15、固定床脱水装置18、用于压缩净化后的沼气的第二压缩机19、净化气储罐20;所述的生物脱硫罐3,为釜式反应器,脱硫细菌分散在水中,沼气从反应釜底部进入,经分布器后以鼓泡的方式进行气液接触反应;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物脱硫罐3与第一压缩机5之间连接有用于脱氧装置,所述的脱氧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台用于加热沼气的加热器、一台用于使氧气与甲烷气体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4和一台冷却沼气冷却器;在所述的固定床反应器4中使用的脱氧催化剂,是以氧化铝、氧化钛、分子筛或活性炭为载体,以钯、铂、银、铜、钴或钼为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催化剂。

进一步,所述的填料塔7的富液回收管依次连接用于回收能量的水力透平9、闪蒸罐10,所述的闪蒸罐10的闪蒸气管连接所述的第一压缩机5;所述的闪蒸罐10的液体输出管连接解吸塔13,所述的解吸塔13的贫液输出管依次连接缓冲罐16、离心泵17、第二过滤器14、冷却器8、填料塔7。

再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床脱水装置18包括两台装填有分子筛或氧化铝的固定吸附床,一台吸附、一台再生,交替使用,将沼气的露点降低到-15℃以下,同时吸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3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