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3188.0 | 申请日: | 201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豪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豪威 |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星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汽车的性价比作为消费者选择的一大标准,所以对汽车配件的成本与性能也不断提出新要求。
目前,汽车自救牵引机上的行星齿轮结构比较复杂,为了能适应常规的机械加工工艺,其下位齿轮与上位齿轮采用直角过渡,但随着市场要求变化,常规机械加工工艺的成本高、工艺性差等缺点逐步暴露出来。粉未冶金是利用现有的废金属粉未作为原料挤压烧结成,其材料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用粉未冶金代替现有铜、铝、钢等材质的配件,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节约成本。但粉未冶金技术加工行星齿轮座时,下位齿轮与上位齿轮仍用直角过渡会影响上下位齿轮的材质性能,还会给生产脱模带来不便。如何保证上下位齿轮的材质性能,提供一种简单、易脱模的行星齿轮座已成为汽车配件行业内研究的话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它包括中空座体、座体壁、下位齿轮、上位齿轮和外齿轮,所述下位齿轮和上位齿轮设置在中空座体的内壁;所述外齿轮设置在座体壁一端的周边上;所述下位齿轮与上位齿轮设有内拔模角。
进一步地,内拔模角最佳为25°~35°。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它的下位齿轮与上位齿轮设置的内拔模角为25°~35°时,采用粉未冶金技术制造行星齿轮座,既可以保证行星齿轮座的质量,又利于生产时的脱模,还具有生产效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空座体; 2、座体壁; 21、下位齿轮;
22、上位齿轮;23、外齿轮;α、内拔模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行星齿轮座,它包括中空座体1、座体壁2、下位齿轮21、上位齿轮22和外齿轮23,所述下位齿轮21和上位齿轮22设置在中空座体1的内壁;所述外齿轮23设置在座体壁2一端的周边上;所述下位齿轮21与上位齿轮22设有内拔模角α。内拔模角α的设置既可以保证行星齿轮座铸造成形的密度均匀,又方便生产时脱模。汽车行星齿轮座制作采用粉未冶金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
所述内拔模角α最佳为25°~35°,内拔模角α在25°~35°之间是完整脱模的最佳角度。
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粉未冶金技术制造行星齿轮座时,既可以保证行星齿轮座的质量,又利于生产时的脱模,还具有生产效率,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豪威,未经周豪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3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方便移动的摄像机座
- 下一篇:新形态LED筒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