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2219.0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3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孟庆华;郭晓杰;王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1/08;F28F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065600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燃***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 管束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冶金及热能工程中用于传热的管壳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肥、炼油、动力、建筑、食品等工业部门,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在诸多种类的换热器产品中占主导地位。这类换热器管束通常采用无强化传热效果的光滑管,这类换热器传热效率低,动力及材料消耗多。
另外,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增加折流板来满足气体折流,增加了换热效率,减少管束振动,但壳程介质在出口处仍会对管束产生较大的冲击,降低了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改进了光滑管传热效果差,且壳程介质会对管束造成较大冲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包括两端用椭圆封头密封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内的U型管束,筒体上设置有管程介质入口、管程介质出口、壳程介质入口、壳程介质出口,筒体中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所述U型管束的直边段为波纹管。
进一步的,所述U型管束末端沿轴线方向且于最后一块折流板垂直方向设置有气体重布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特殊结构的波纹管U型管束换热器,将现有U型管束直边段的光滑管改为波纹管,增加了换热效率。进一步的,在U型管束末端加上具有导流作用的气体重布器,能重新组织气体流向,使其能在U型管束尾部也实现高效的换热,而且当气体从最后一块折流板流出后,气体重布器可缓解气体流速,减轻对管束的冲击和振动,从而增加管束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能极大地增加换热效率,可提高50%以上,并能合理利用空间,在保证同样体积的情况下,与其它类型换热器相比,其换热面积明显增加,可大幅度节约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程介质出口;2、壳程介质入口;3、筒体;4、U型管束;5、壳程介质出口;6、椭圆封头;7、气体重布器;8、折流板;9、管程介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给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波纹U型管束换热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筒体3,筒体3两端用椭圆封头6密封,筒体3内安装有U型管束4,筒体3上设置有管程介质入口9、管程介质出口1、壳程介质入口2、壳程介质出口5,筒体3中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8,U型管束4的直边段为波纹管,末端沿轴线方向且于最后一块折流板8垂直方向设置有气体重布器7。
如图1中,气体从壳程介质入口2进入,从壳程介质出口5流出,液体从管程介质入口9进入,流经U型管束4后从管程介质出口1流出,液体在流经U型管束4时和流经筒体3的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了换热的目的。其中气体在折流板8处能实现气体折流,增加换热效率,并经气体重布器7进行导流,有效的降低了气体对U型管束4的冲击,并使得U型管束4弯处的管子也能参于换热,增加了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能极大地增加换热效率,可提高50%以上,并能合理利用空间,在保证同样体积的情况下,与其它类型换热器相比,其换热面积明显增加,可大幅度节约投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2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缸盖工艺孔位置度检具
- 下一篇:一种镍钼矿焙烧烟气专用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