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2171.3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洪;王国华;刘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7/082 | 分类号: | H03K17/082;H03K17/687;H04N21/41;H04N5/63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系统 电源 开关 控制电路 | ||
1.一种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开关电路、输出电路和延时保护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开关场效应管,所述延时保护电路位于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开关电路之间,所述延时保护电路连接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其连接的接点为第一接点,外置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接点;所述输出电路与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漏极之间或者栅-源极之间的电压差;所述延时保护电路采用RC延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时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相连接,连接的接点为第二接点;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接,连接的接点为第三接点;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并与外置的电源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保护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容为105μF,所述第二电阻为100K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三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栅极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保护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与外置的常备电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连接的接点为第四接点,所述第四接点与外置的单片机的控制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相连接,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还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接点;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为所述第二接点,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级与接地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接点还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接点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还包括体内二极管,所述体内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接,所述体内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顶盒系统总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电解电容和与之并联的第二电容,该输出电路并联的一端为输出端,与所述开关场效应管的漏极相接,并联的另一端与接地端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21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