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菜用的勺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1533.7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8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J43/28 | 分类号: | A47J43/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菜 勺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具体涉及一种炒菜用的勺子。
背景技术
炒菜时,锅里的油经常会溅射到锅外,溅射到衣服上时会把衣服弄脏,溅射到手上时,会灼伤皮肤。特别是在炒菜过程中,要用勺子搅拌锅里的菜,此时油很容易溅射到手上灼伤皮肤。因此,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油溅射到手上的用于炒菜的勺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油溅射到手上的用于炒菜的勺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炒菜用的勺子,由勺体和手柄构成,所述的手柄上设有一防护伞,该防护伞由伞体、设在伞体上的伞骨、撑杆、滑块以及定位按钮构成,其中,所述的伞骨的一头铰接在手柄上;所述的滑块套于手柄上,所述的撑杆一头铰接在伞骨上,另一头铰接在滑块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炒菜的勺子,其中,所述的勺体为铲形。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炒菜的勺子,由于该勺子的手柄上设有防护伞,炒菜时手握住位于该防护伞内的手柄,由该防护伞阻挡飞溅的油,使得手免于被飞溅的油灼伤。同时,由于所述的防护伞由伞体、设在伞体上的伞骨、撑杆、滑块以及定位按钮构成,因此可以像雨伞一样打开和收起,不使用时,可以将防护伞收起,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炒菜的勺子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防护伞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护伞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防护伞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炒菜的勺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用于炒菜的勺子由勺体1、手柄2以及防护伞构成,其中,所述的勺体1为凹窝形,所述的手柄2为圆柱形;所述的防护伞由伞体3、伞骨4、撑杆5、滑块6以及定位按钮7构成,其中,所述的伞体3呈锥形,多根伞骨4设在伞体3的内侧,这些伞骨4的一头环绕在设在手柄2上的圆柱形连接头8的四周并与之铰接;所述的滑块6套在手柄2上,并与之动配合;所述的撑杆5为多根,每一根撑杆5的一头铰接在滑块6上,另一头铰接在伞骨4上;所述的定位按钮7设在手柄2上,其工作原理以及设置方式和雨伞上的定位按钮一样,当时伞体3撑开时,滑块6卡紧在该定位按钮7上,需要收回伞体3时,按下该定位按钮7,滑块6便可以退出该定位按钮7,使得伞体3可以收回。
实施例2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勺体1为铲形。
本实施例上述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