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571301.1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4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听音乐 状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噪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
背景技术
在手机行业,消噪技术按照处理对象的不同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噪声;二是提升信号,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信噪比。前者是业内常见的消噪技术,后者为叫法比较多,笔者称为类智能消噪技术。
消噪技术按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语音通话中的消噪技术;二是耳机状态听音乐中的消噪技术。
对于前者,现在很多厂家都在提供相应功能的IC,比如美国的ForteMedia、Audience、ON等等,有的处理上行通信噪声,有的处理下行通信噪声,有的上、下行都可以处理,笔者也曾经成功预研了ForteMedia的消噪技术方案----Beamforming,它主要是针对上行通信的,即用户A在吵杂的环境中用带这种技术的手机与异地的用户B通话,B听不到A身边环境的噪声,只听到A的通话声,最终整体效果良好,由于其技术原理的原因,该方案对MIC的灵敏度、结构布局的要求较为苛刻。后两个方案的效果笔者也都接触过,效果不分伯仲,但是硬件成本较高。综上,造成这种技术在手机中批量应用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二:一是手机功能的多样化造成PCB板空间的日益紧张;二是语音消噪技术需要的高额的附加成本。
对于后者,主要应用在现在的MP3市场,例如SONY的高端MP3就到有这种技术,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在MP3上设置了一个快捷键,当用户觉得外界的噪声比加大时,就可以按一下这个键,然后用户就可以在吵杂的环境中听到纯净的音乐了,不过这种技术还是要靠用户自己感知,然后才做出反应,这种属于半智能型消噪,并且这种技术只能被动的消除外界的噪声,更重要的是,由于其是利用反相原理进行消噪,处理不好,例如相位延时如果不是相差严格的180度,就会造成噪声的叠加,恶化声音的信噪比,而且处理后的声音也有些许失真,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不是最优的,要实现人性化还需要跟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硬件成本过高,消噪技术过高,不人性化,并且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所述设备包括L-音乐播放器和R-音乐播放器,L-麦克风、R-麦克风、噪声处理模块、音量选取模块和噪声-音量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L-麦克风设置在左耳机外侧,所述R-麦克风设置在右耳机外侧,所述L-麦克风和 R-麦克风均与噪声量化模块相连;所述噪声量化模块与所述音量选取模块相连;所述音量选取模块分别与所述L-音乐播放模块和R-音乐播放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实用新型的原始驱动来源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当用户在不同环境中听歌或者从一个环境变换到另一个环境,设备可以自动根据外界噪声,选择设定对应的音量,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简化了用户的手动操作,人性化的设计方向决定其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在耳机听音乐状态下的消噪设备结构框图。所述设备包括L-音乐播放器和R-音乐播放器、L-麦克风、R-麦克风、噪声处理模块、音量选取模块和噪声-音量控制模块,所述L-麦克风设置在左耳机外侧,所述R-麦克风设置在右耳机外侧,所述L-麦克风和R-麦克风均与所述噪声量化模块相连;所述噪声量化模块与所述音量选取模块相连;所述音量选取模块分别与所述L-音乐播放器和R-音乐播放器相连。噪声量化模块包括傅里叶变化单元和噪声信号量化单元,噪声-音量控制模块内设有噪声能量和音乐音量等级的映射表。
各模块介绍:
L-麦克风和R-麦克风选用由安装在耳机外侧的两颗高灵敏的麦克风组成,其功能是采集耳机以外的环境噪声,将其转换为模拟噪声信号。
L-音乐播放器和R-音乐播放器均用于播放音乐信号。可选用存储有千千静听、Foobar2000、百猎、WinMP3Exp、Winamp、KuGoo或mp3的播放器。
傅里叶变化单元的功能将麦克风采集的模拟噪声信号从时域转换为比较容易分析的频域信号。这些算法可集成在具有数据输入和输出端口的芯片上,并嵌入到该设备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