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127.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朱雪诞;李巍;胡伟;赵井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破碎 地形 生态 净化 工程 布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
背景技术
当前湖泊、河道等公共水体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确保饮用水源安全,通过建设备用水源地或通过净化工程可以提高现有水源地水质。由于土地限制因素,当前选址建设具有净化功能的饮用水源地时,一般是在原有饮用水源区内布置净化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或者选择破碎区、低洼区、湖荡区等河道丰富、土地利用率较低的区域新建饮用水源区。在选择净化措施时,由于生态净化工程具有自然性、规模适用性等优势而被广泛采用。
一般选址建设生态净化工程时对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的限制因素均较少,但在一些所选择的建设区内的河道有通航等特殊要求而需保留。建设区的破碎度很大程度上就来自河道的分隔,特殊河道的保留将极大地限制生态净化工程的布置,而布置得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生态净化工程的功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包括多条河道和净化水源依次流经的多个生态净化单元,河道和生态净化单元交替分布,最外侧河道与位于净化流程最前端的第一生态净化单元间设有进水泵,进水泵的进水口设在所述最外侧河道内,进水泵的出水口设在所述第一生态净化单元内,相邻两个生态净化单元通过穿越所述河道底部的管道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为倒虹吸管。
本实用新型位于净化流程终端的最末生态净化单元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直接与用水系统直接相连,一路通过一出水泵与用水系统相连。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具有以下功能和优点:
(1)可以按要求保留河道,使得河道的原有功能可以继续使用。
(2)生态工程按生态净化单元进行布置可以使地形整理后区块能得到最有效利用,并且生态净化单元的规模根据表面负荷和水力负荷等综合确定,使得预设的净化目的和要求能够得到实现。
(3)应急泵站的设置可使得工程处理出水得到保障。
(4)工程常规运行时,原水在全流程中只需经过一次提升,然后自流经过各净化单元并出水,并且提升泵即进水泵设置在流程最前端可以根据水质和处理要求对进水量进行控制。
(5)由于本实用新型布局的常规运行只需一个进水泵进行一次提升,因此,可节约常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生态净化工程布局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生态净化工程布局的纵向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高破碎度地形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包括多条河道1和净化水源依次流经的多个生态净化单元2,河道1和生态净化单元2交替分布,最外侧河道与位于净化流程最前端的第一生态净化单元2a间设有进水泵3,进水泵3的进水口设在最外侧河道内,进水泵的出水口设在第一生态净化单元2a内,相邻两个生态净化单元2通过穿越河道底部的管道4相通。本实用新型的生态净化工程布局,可以降低高破碎度地形中保留河道等水系对生态净化工程布置的限制程度,并能最有效地利用各区块整理后的地形;由于本实用新型布局的常规运行只需一个进水泵进行一次提升,因此,可节约常规运行成本。
上述管道4为倒虹吸管。位于净化流程终端的最末生态净化单元2b的出水分为两路,一路直接与用水系统直接相连,一路通过一出水泵5与用水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是通过采用图1所示的平面布置和图2所示的纵向布置实现,具体实现步骤为:
(1)平面布置
①首先确定必须保留的河道1,以保留的河道1为区块界限,归类整理各区块内的土地;
②生态净化工程按净化目的和要求以生态净化单元的形式布置,各生态净化单元面积按所需目的和要求制定的表面负荷确定,生态净化单元之间通过渠道、涵管(包含但不限以上形式)相接;
③各生态净化单元的基底和四周围堤地形根据净化要求进行重塑;
④因河道分隔的区块与区块通过埋于河底的倒虹吸管相连通;
⑤按处理规模要求在生态净化流程最前端布置进水泵,净化流程终端布置应急出水泵;
⑥其它附属设置因地制宜地布置。
(2)纵向布置
①各生态净化单元水深一般按各单元净化目的和要求所需的水力负荷进行综合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掀式侧窗
- 下一篇:可用于珠宝防盗的新式商品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