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0279.9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1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生;王永保;孙栋;楮涛;单维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垂直 敷设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特种光缆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适用于上千米的大纵深长距离煤矿竖井敷设的通信与传感光缆。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的大多数煤矿资源处于地下深处,因此为了开采这些煤矿资源,就需要在地下几百米及上千米的煤层中作业。随着机械化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需要沿大纵深长距离的煤矿竖井敷设大量的动力电缆下井外,还需要敷设用于信息传输的通信线路,包括光缆线路。
然而,现有的传统的光缆具有如下的技术问题:
由于光纤的机械强度非常弱,光纤容易被损坏。因此,常规的通信光缆都采用金属重铠装保护方案。这种方案是以增加光缆自重为代价,达到保护光纤的目的。但是,当在沿上千米的大纵深长距离的煤矿竖井垂直敷设用于信息传输的通信光缆线路时,沉重的光缆自重除了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外,还由于自重作用光缆的使用寿命会减少。
因此,随着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一种高强度轻结构的矿井垂直敷设光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其具有高强度、自重轻、阻燃及防静电的特点。以满足上千米的大纵深长距离煤矿竖井敷设的通信与传感光缆。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大纵深长距离的易燃易爆环境的垂直竖井的通信与传感光缆的敷设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该光缆包括光纤、包裹该光纤的第一芳纶纤维层、包裹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层的光缆内护套、包裹所述光缆内护套的软管、缠绕在该螺旋软管外的编织网管、包裹该编织网管的第二芳纶纤维层以及包裹在该第二芳纶纤维层外的光缆外护套。
优选地,所述软管为微型螺旋软管。
优选地,所述编织网管为不锈钢丝编织网管。
优选地,所述光缆外护套采用轻质防静电低密度阻燃型聚氯乙烯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常规光缆相比,具有高强度、自重轻、阻燃及防静电特点。
本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上千米的大纵深长距离煤矿竖井敷设的通信与传感光缆。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大纵深长距离的易燃易爆环境的垂直竖井的通信与传感光缆的敷设应用。可以大大减轻煤矿竖井敷设光缆的工作强度及技术难度,显著有利于提高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矿井垂直敷设光缆的截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光纤 6
第一芳纶纤维层 1
光缆内护套 5
螺旋软管 2
编织网管 4
第二芳纶纤维层 7
光缆外护套 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该光缆包括光纤6、包裹该光纤6的第一芳纶纤维层1、包裹所述第一芳纶纤维层1的光缆内护套5、包裹所述光缆内护套5的软管2、缠绕在该软管2外的编织网管4、包裹该编织网管4的第二芳纶纤维层7以及包裹在该第二芳纶纤维层7外的光缆外护套3。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轻结构的矿井垂直敷设光缆采用了双层轻质芳纶材料增强光缆的抗拉能力。采用了轻质不锈钢丝带制成的微型螺旋软管2结构,在保证光缆轻柔性的同时增强了光缆的抗侧向挤压能力。采用了轻质防静电低密度阻燃型聚氯乙烯材料作为光缆护套3,在减轻光缆整体重量的同时,提高了光缆的防静电阻燃能力。采用了轻质不锈钢丝编织网管4,在发挥光缆抗扭作用的同时有效释放光缆内部的静电荷积聚,增强了光缆的抗扭防静电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忆智能网络有限公司;淮沪煤电有限公司丁集煤矿;东捷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02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