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窑炉余热快速干燥电瓷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0148.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浪力;殷杨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杨合 |
主分类号: | F26B21/14 | 分类号: | F26B21/14;F26B21/00;F26B9/06;F26B25/1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1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快速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窑炉余热快速干燥电瓷的装置。
技术背景
电瓷湿法成型后坯体干燥工艺就是排出坯体中的化学结合水,吸附水和游离水,因为它们均以不同方式存在于坯体中,这就决定了坯体在干燥过程中,要针对水份存在的不同方式采取不同的方法,并以不同的升温速度和相对湿度来进行排除。
由于在干燥时,坯体和干燥介质之间热量和质量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变化,我们不难分析出其干燥机理为传质(即坯体排出水的过程)和传热(即坯体和干燥介质间热量交换传递的过程及坯体的温度变化)。
水份从坯体中排出有两个重要过程:一是坯体表面蒸发的水分子扩散到周围介质,这个过程为内扩散;二是坯体内部的水分迁移到表面的过程为外扩散。根据坯体中水份降低的情况,我们可分为预热、等速、降速干燥和平衡四个阶段,其中主要取决于内扩散和外扩散。而内扩散主要与坯体的含水率,坯料组成以及坯体的结构有关,外扩散则与热气体介质,坯体表面水蒸气温度,相对湿度,热气流动速度和掠过坯体表面的角度等有关。
长期以来,传统的烘房干燥一种是坑道烘房,靠燃烧烟煤加热烘房空气来干燥产品,这种方法不仅加热慢,热气流动缓慢,相对干燥周期长,而且,煤炉加热所产生的废气全部残留在坯体表面,造成坯体表面质量的下降,二种是蒸汽烘房,它是一种二次能源转换的过程,采用锅炉同样燃烧烟煤,产生蒸汽输送到烘房,通过散热管道或散热片向烘房传递热量,它不仅能耗大,加热慢,而且燃烧烟煤环境污染大,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基夲国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一种利用窑炉余热快速干燥电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含3号窑炉、4号窑炉和烘房;3号窑炉、4号窑炉通过停火前热气风管和停火后余热风管分别与烘房相通;烘房采用高铝耐火砖筑砌成,顶部采用预制水泥板密盖,中间留有排湿口,烘子内外采用稀土材料及保温棉復盖,房子地面以设有不锈钢板制作的园形管道,均匀布局于每间房子的中间及两边,管道分为二套串联在房子地面以下,分别与停火前热气风管和停火后余热风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使干燥时间从原190~288小时,缩短为48~96小时,从时间上看,现在干燥时间是原来的1/3~1/4,每月烘房周转由原来的2.5~3次上升到6~10次,不仅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同时,原干燥烘房,热能完全靠三台热风炉24小时不停供热,能源浪费大。现在利用窑炉停火前后的余热,热能自下而上往复循环,形成热气流,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热效率,干噪效果十分明显。现只需一台热风炉加以补充,平均每天供热2-3小时即可,大大减少了燃烧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烘房的地下管网布置图
其中,1、3号窑炉,2、4号窑炉,3、停火前热气风管,4、停火后余热风管,5、烘房,6、烟囱,7、停火前热气输入口,8、停火前热气发热管,9、停火前热气输出口,10、停火后余热输入口,11、停火后余热发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窑炉余热,辅之以热风炉作为热源,经过二套窑炉余热利用系统输送到烘房地下管网;当窑炉点火至停火时,利用其中一套热源辅送系统经烘房地下管网辐射传热;当窑炉停火后,利用另一套热源输送系统经烘房地下管网直接传热。
本实用新型含3号窑炉1、4号窑炉2和烘房5;3号窑炉1、4号窑炉2通过停火前热气风管3和停火后余热风管4分别与烘房5相通;烘房采用高铝耐火砖筑砌成,顶部采用预制水泥板密盖,中间留有排湿口,烘子内外采用稀土材料及保温棉復盖,房子地面以设有不锈钢板制作的园形管道,均匀布局于每间房子的中间及两边,管道分为二套串联在房子地面以下,分别与停火前热气风管3和停火后余热风管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杨合,未经殷杨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0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酵的底部轴承装置
- 下一篇:串口隔离远动通信安全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