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整摆动角度的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804.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0 | 分类号: | B25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整 摆动 角度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手工具有关,特别是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手工具。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可调整角度的手工具,如图1、图2所示,为发明人所申请的申请号为200920105262.9的“摆头扳手”实用新型。该摆头扳手包含有一握柄10与至少一头部11,该头部11与该握柄10通过一卡柱14枢接,使该二者可调整相对角度。该握柄10一端具有保持间隔的一上垣部12与一下垣部13;一第一齿孔121,位于上垣部12;一通孔131,设于下垣部13;一限位凸环132,设于该通孔131的孔壁。该头部11伸入该上、下垣部1213之间,该头部11具有一第二齿孔111,位于该第一齿孔121及该通孔131间;该卡柱14装设于该二齿孔121、111中,可上下位移。
该卡柱14的周面设有一环槽141,该环槽141扣设有一C形扣142,该C形扣142的外径大于该头部11的第二齿孔111的内径;若干弹簧143与钢珠144,埋设于该卡柱14底侧。当该卡柱位于图2的卡啮位置时,卡柱14同时与该二齿孔121、111啮接,使该握柄10与该头部11保持固定角度,此时,该C形扣142抵住该第二齿孔111的底面,以防止卡柱14向上脱出该二齿孔121、111;该钢珠144则抵接该凸环132顶面,令该卡柱14保持在卡啮位置。欲调整该握柄10与该头部11的相对角度时,该卡柱14下移至一释放位置(未示),使卡柱14脱离与该第一齿孔121的啮接状态,令握柄10与头部11可相对转动。此时,该钢珠144向下滑越该凸环132并位于该凸环下方,使卡柱定位于该释放位置;该C形扣142抵住该凸环132,可限制该卡柱14脱出。
然而,前述有关使卡柱14定位及避免脱出的设计仍嫌繁琐、零组件多、制造不易。例如,埋设弹簧143与钢珠144须在该卡柱14钻孔,又需以人力装设前述元件于该孔中;欲扣设该C形扣142,则须在该卡柱14本体预设该环槽141方能扣设。此等缺失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摆动角度的手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易组装、降低成本等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摆动角度的手工具,使该手工具的卡啮结构容易定位与防止脱出手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摆动角度的手工具,能避免误动作,达到更精确、便利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摆动角度的手工具,它包含有:
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互相连接,并可调整其相对角度;
一上垣部与一下垣部,在该第一端呈上下并列,该二垣部之间形成一空间;一第一齿孔,设于上垣部,其周壁具有若干齿;一通孔,设于该下垣部,与该第一齿孔相对应;一环槽,设于该通孔的周壁;
一第二齿孔,设于该第二端,其周壁具有若干齿;该第二端伸入该第一端的空间,位于该二垣部之间;该第二齿孔位于该第一齿孔与该通孔间;
一卡柱,设于该二齿孔,可在该二齿孔中位移至一卡啮位置或一释放位置;一啮接部,设于该卡柱的顶段,其周面设有若干齿;一柱身,设于该啮接部下方;一凸部,设于该柱身;一第一定位部与一第二定位部分别形成于该凸部的上、下方,且该二定位部的外径小于该凸部的外径;以及
一弹性限位圈,包括至少二呈并列的夹持段以及一外围部分,该外围部分连接该等夹持段;该二夹持段的间距小于该凸部的外径,并具有弹性能而可弹性外扩或回复;该弹性限位圈以该外围部分置入该下垣部的环槽内;该等夹持段位于该通孔中;
其中,该卡柱在该释放位置与该卡啮位置互相变换时,该凸部撑开该弹性限位圈的该等夹持段,使该卡柱能在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位移;
当该卡柱上移至该卡啮位置,该啮接部同时与该二齿孔啮接,该弹性限位圈的该等夹持段位于该第二定位部;
当该卡柱下移至该释放位置,该啮接部仅与该第二齿孔啮接,该弹性限位圈的该等夹持段位于该第一定位部;
藉此,该卡柱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可调整其相对角度;该卡柱位于该卡啮位置时,则可固定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相对角度。
所述弹性限位圈的该外围部分具有至少一抵持段,与所述等夹持段连接。
所述弹性限位圈具有二端,该二端之间形成有一缺口。
所述弹性限位圈的所述外围部分具有至少二抵持段,该二抵持段分别连接所述二夹持段的一端;更包含有一第三夹持段,与所述二夹持段概呈垂直,且该第三夹持段的二端分别连接该二抵持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